經開始注意到了‘天下’不僅僅只有當時的北辰,外面,還有更廣闊的天地。最后……仁宗也實現了,在他的經營之下,東都真的成為了天下的中心。而且,北辰的壽命也維持了長達四百年之久。”
“當然,我覺得上面這些都不如后面我要接著講的這個改革家來的厲害!”
“因為前面都是有跡可循的,比如說戰略家,因為當時的社會環境就是這樣,北辰四周都有很多小國,但是改革家,我認為這才是體現仁宗這人真正強大的地方。”
“首先,他主持改革了漕運。”
“第二,他把府兵制改成了募兵制。”
“第三,他一改以前的羈縻州政策,變為了直接派人過去管轄。”
……
由于時間的關系,所以他并沒有能全部都講完,但是,通過他前面的一些解讀,還是能夠讓人知道,李承乾到底有多厲害。
就拿這個漕運改革來說,這在當時的條件下,幾乎是不可能的。
能想到那么做,統合所有資源,分段運輸,沿途置倉,順便還在水道上設置收費站,李承乾可謂第一人。
這足足讓原本的漕運運輸的效率提升了三四十倍不止。
而府兵制改成募兵制,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至少,在不少專家教授看來,當時的條件應該不足以那么做。
然而……
憑借一個泰山封禪,仁宗皇帝卻做到了。
三年時間,以募兵制一點點代替府兵制,而且,關鍵還能讓募兵制下士兵的忠誠以及戰力半點都不低于府兵。
甚至戰斗力還有過之而無不及,以至于在如今的利雅得地區,仍然流傳了不少當年北辰士兵如何勇猛作戰的記載。
講臺上……
于賡哲便道“近年來,我們在利雅得地區一些墓穴的挖掘中,又有了新的進展,那就是我們通過發掘一些當時士兵的墓,得出了一塊似乎是當年北辰士兵的從軍時都必須會唱的詩歌。”
“但很奇怪的是,這詩歌似乎跟我們現代的歌有點相像。”
“內容如下”
“誰留取一片丹心,名垂千古,止干戈,義無反顧”
“誰少小封○○○,開疆拓土,戎馬青春,未停歇腳步”
“誰醉里挑燈看劍,夢歸征途,只嘆息,白發遲暮”
“誰一生南征北戰,八千里路,雨夜怒發沖冠,憑欄處”
“青山巍巍埋忠骨,○○○悠悠華夏,長江水滾滾東流”
“乾坤朗朗誰英雄,凌云壯志,○○○○”
“烽火照危旌,年少從軍行,離家萬里路,鐵馬伴此生”
“丹心映山河,沙場礪精兵,何懼風雨來,我輩請長纓”
“北辰時期的士兵有踏歌而行的習慣,但我們可以看到,這歌詞與我們現代的歌詞已經是十分接近,中間圈圈的是缺失的部分。只是,我在這里也不得不說一下,暫時來說,我們只知道這個東西叫《從軍行》,但是它究竟是一首歌,還是一首詩,誰都不知道,不過我們猜測,它更像是一首歌,而且是行軍路上會大聲地唱出來,以壯膽氣的一首歌,至于這首歌該怎么唱,因為上面是沒有記載樂譜的,所以我們現在也不知道它是如何唱的。”
“但大家還是可以看到這詩歌里面的,看出來一些東西。”
“可以看到,當年的士兵的那種精神面貌。”
“我知道可能有很多人可能會懷疑,這是不是假的,但你們老師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你們。”
“這內容是真的,是我們從一塊石碑上拓印下來的。”
“本身它的內容就是這個內容,這句子,長短不一,完全不講究古時詩詞的那種結構美。”
“但我們猜測,也正是因為這樣,半文半白,才適合給當時那些什么詩詞都沒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