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場,估計就幾分鐘的戲,劇務,燈光,道具忙活了快有一個半時才消停。
所有人員就位。
nn!”
隨著導演的聲音落下,一身銀色風衣,身段苗條帥氣的女配角“嘭”得將教堂的門踢開。
對面,穿著西裝的嘍啰手中拿著道具刀劍,不斷地大喊著沖了出來。
噠!
身上吊著威亞,腳下一踩機關跳板,女配角升空,大長腿一甩,直接踢到了兩個最先沖過來的人。
啪!啪!
兩個武行自己身體往后一翻,砸碎了后面設計好的桌椅。
繼續有人沖上來,不斷地被拳打腳踢,翻倒出去,刀劍絲毫挨不到女配角的身。
方波站在教堂的后面,等待著旁邊劇組饒示意。
前面,不斷地有人大喊著沖了出去,外面教堂里一陣噼里啪啦的打斗聲,越發地增加了他心中的緊張。
其實整個跑位,每個人時間點,路徑,之前都已經有過一些的排練。
但是真正拍起來,意外很多,特別是像這一次的大場面的戲。
所以,每個饒狀態都是緊繃的。
等待的這幾十秒的時間,方波的腦中閃過很多東西。
最多的,就是這幾晚上自己一直看的那本叫做《演員的自我修養》里面的內容。
書里面介紹的表演體系,核心理論就是認清楚自己這個角色的“最高任務”,然后“串聯行動”,把自己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狀態,都全部符合“最高任務”,才能夠演出最真實的狀態。
方波不知道這個理論能不能運用到基本上可能都不到一秒的鏡頭,甚至是最后可能都被剪得沒有鏡頭的龍套的身上。
但是不管怎樣,從一部影視故事里出發,自己作為其中一個角色,哪怕只是出來給主要角色虐材嘍啰,也是有自己的角色出發點和個人軌跡的。
如果只是就那么手舞足蹈大喊著沖出去,那就終究還是一個龍套了。
一些比較有經驗的老群演,甚至看多了,見多了,會懂得一些站位和跑位的技巧,爭取能夠讓自己更多地出現在鏡頭里,能夠被回放的導演有更多機會看到一眼。
但是方波沒這些經驗,而且在這樣的重點場面戲里面,戲多就是罪。所以,他能夠自己給自己提升的,就是盡量表演得像一個嘍啰的角色。
一個嘍啰該有的表現和角色。
實際上,這幾的時間,方波晚上研究那本書里面的東西,在自己屋里面,創造環境,感受書里面設定的那些教學場景里面的角色狀態。
在片場的時候,他也偷空,從書里面講得東西出發,揣測最近拍的幾十場的戲中一些角色的表演。自己上場跑的時候,心里也是刻意想要模仿著自己這個嘍啰的狀態。
雖然自己一個人瞎摸索,但是十幾次上場跑下來,基本上都沒有出過啥事。也不知道自己是感受不到位,還是因為混在群演之中,也看不出啥。
但是反正沒被人批評過,那么就明自己這鉆研的方向,不對,至少不是錯的。
“上!快上!”
旁邊劇組的人員忽然喊道。
方波猛地從愣神從醒來。
十幾秒時間一晃而過,前面的人已經沖完了。
方波手里捏緊晾具刀,噠噠噠地就從后面沖了出去。
一轉過轉角,可以看到教堂后面靠墻,站著不少劇組的人,導演坐在監視屏后面。
幾臺機器圍繞著中間靠著威亞不斷地翻飛著,踢倒龍套的女配角,在上下移動拍攝。
他也來不及多想,按照大致的跑位方向,手中拿著刀沖過去。
這一節的路上,方波的腦中不斷地提醒著,自己是一個嘍啰打手,該是有這樣的狀態,怎樣的姿勢,臉上的表情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