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上的表演的爺爺。
隱隱約約,他的記憶里面,還有小時候,跟著爺爺去鄰村看戲的場景,還有奶奶給自己哼一些戲曲段子的場景。
一晃,這么多年過去了。
現在,輪到自己,帶爺爺去劇場看戲。
看那些當年看不起,沒機會看到的名角的戲。
“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我只等出帳外且散愁心……”
抬頭,看著臺上的京劇演員一出場,整個戲場頓時響起了喝彩聲。
可惜,要不是自己因為系統,獲得了戲曲鑒賞的能力,否則,以以前的林寶,對于這些戲曲片段,絕對是接受無能。
一來,真不符合年輕人的口味,二來,是真的聽不懂。
唱詞都聽不懂,臺上的戲服行頭,單拎出來,戲服上街,或許還能引起一波關注。但是在這劇場里面,實在是沒能有太多的吸引年輕人的點。
這實際上就是很多傳統藝術所面臨的問題。
戲服行頭,你拍抖音,來一段舞蹈,唱幾句有點韻律的歌,絕對可以火,萬人追捧。
但是你拖著他們去戲院里面看,他們肯定不同意。
雕塑,書法,同樣也是。
工匠視頻,書法寫作,甚至街頭表演,能夠火起來,成為新聞。
拉年輕人去看什么書法展,你絕對是拉錯人了。
不過,旁邊的爺爺卻是看得起勁,并且還小聲地給林寶普及著戲曲知識“《霸王別姬》,梅派經典名劇,也就是梅蘭芳創立的戲曲派別。原名《楚漢爭》,原本是楊小樓的劇目,經過梅蘭芳三改,才有了現在的《霸王別姬》。可以說是,嘔心瀝血之作……”
“爺爺,你覺得,你聽《霸王別姬》,聽得是什么?”
林寶忽然問道。
“聽嗎?聽得是這些戲曲選段,或者是里面的故事?”
爺爺扭過頭,有些沒太明白他想要問什么。
林寶點點頭,沒有再繼續問。
實際上,戲曲之于老一輩人,就像是歌曲之于年輕人一樣。
聽得是什么?
是一種記憶,或者是一種經歷。
沒有那樣的記憶和經歷,自然就欣賞不了這一種藝術。
上午的表演,有京劇,豫劇,秦腔,下午有老家的蒲劇,最后壓軸出場的,是眾多名家里面,年齡最長的柳覃山。
快九十歲的老先生,一出臺,現場所有人都起身鼓掌。
然后所有人都是站著,聽坐著的老先生唱了一分鐘不到的經典豫劇《朝陽溝》里面的選段。
旁邊的爺爺,聽著那熟悉的音色,有力的聲段,眼中全是懷念之色。
唱完之后,應主持人的要求,老先生在臺上總結發言
“最近吶,網絡上,因為一些戲曲創新,或者說是所謂的戲曲出圈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我,包括戲曲協會里的很多同行,都表示很擔憂。但是,今天,這一整天的十幾場表演下來,再加上臺下的觀眾,特別是我看到了很多年輕人的面孔,覺得甚是欣慰,也感覺到很放心。
老祖宗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既是對于我們這些既往者的鞭策,也是對于年輕人的鼓勵。我相信,有今天在場的每一個人的努力,戲曲的未來,會更好!”
臺下,頓時掌聲雷動。
“好!”
“老先生說得好啊!”
“戲魂不死!”
“確實是,柳老都認同了,是應該拒絕娛樂化。”
……
人群中的林寶,聽著周圍的人議論,微微有些無奈。
所有人,包括臺上的老先生,心里想的,嘴上說的,吐槽或者抵制的那個人,就是自己了。
而自己就站在他們之中。
“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