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無雙來當了個中間人。
“玉郎,胭脂,你們兩個人呢,個有個人所終是,考慮的因素,正所謂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因為你們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見地不同,所以你們考慮的方面也不同,千人千面,所以這首詩不管用了哪個字,都是極好的一首佳作。”
有了楚無雙在中間說和著,兩人也沒有在因為這件事爭辯著。
不過一向自詡才華出眾的龐玉郎,怎么會承認胭脂的用字比自己最為尊重的黃夫子還要妥帖呢,只把這些都歸結(jié)在湊巧上。
龐夫人以為龐玉郎和楚無雙交好,主要是楚無雙才藝過人,而且有一定的機會可以繼承楚家。
不過龐玉郎確實沒有想那么多,他想的不過就是楚無雙是楚景婷的弟弟。
是的,龐玉郎喜歡楚景婷,但是在他和龐李氏提起過一次,遭到龐夫人段然拒絕后,就知道兩人是沒有那個機會在一起的。
不過有了之前龐家大公子龐玉都的前車之簽,龐玉郎不敢貿(mào)然在向龐夫人提起這件事。
不過他喜歡楚景婷,不是說說的,還真就迂回前進,先交好楚景婷的弟弟。
當然,楚景婷不是只有楚無雙一個弟弟,但是對于在賞菊宴上談?wù)撻L姐沒有婚嫁的楚文濤,龐玉郎沒有半分好感。
“確實,無雙說得對,咱們都有自己的道理。”
龐玉郎為了展示自己的風度,率先說出口。
胭脂本也無心爭論個什么你對我錯或者我對你錯,自然沒話說。
閑下來的四人,沒有事情可干。
在龐靜怡的提議下,大家決定去踏秋。
胭脂覺得很是新奇,聽聞有踏春之說,卻還從沒有聽過踏秋呢。
不過出門之前,劉氏再三叮囑,只準在城內(nèi)活動,不許去城外。
胭脂有些底氣不足的問著龐靜怡。
“靜怡,你說的踏秋是去哪里啊?我外祖母再三叮囑,不讓我去城外。”
龐靜怡什么時候看到過這樣的胭脂,一向自由的胭脂,竟然也有東西束縛,不過在想到劉氏那慈祥的樣子,有那樣的外祖母,也是極好的。
胭脂怕是理解成了踏春的那個意思,龐靜怡為胭脂解釋著踏秋的含義。
“胭脂,這踏秋可不是踏春的那個意思,踏春是出外去走走,可是秋天,許多樹木都開始凋落葉子了,哪里還可以觀賞。
這踏秋啊,就是去撿拾這樹上落下的葉子,把它們仔細的洗干凈,烘干,脫去水分,保存得意,等過一段時間,再拿出來的話,它們的樣子還是沒有變,可以保存許久。”
胭脂有些不明白,這明明就是撿樹葉子,為什么會叫踏秋。
不過這個問題,龐靜怡就沒法在為她解答了,這也是最近幾年才時興起來的,旁人都是這么叫的,龐靜怡也不知道為什么。
這撿樹葉子,自然不用去城外,龐家的花園里就有許多的樹木和花草。
四個人來到花園,開始找起自己喜歡的葉子來。
因著是第一次做,胭脂的興趣很高,各種好一點的葉子,只要是沒有破損,能看的過去的,胭脂都撿了。
不大會兒,胭脂就撿了許多。
看到身后的伊香才撿了幾片葉子,胭脂覺得她太過于挑剔。
不過在看到旁人也都才撿拾了幾片,頓時,胭脂只覺得自己太過傻。
嘩的一下,把自己小框子里的樹葉子,都倒在了地上,重新再撿。
剛才太過籠統(tǒng)的胭脂,這次成功的吸取了經(jīng)驗,一點一點的慢慢尋找著心怡的樹葉。
不知道是不是胭脂的要求太高,找了許久,竟然沒有發(fā)現(xiàn)一片完美的葉子。
垂頭喪氣的胭脂差點都想要和方才一樣隨隨便便的胡亂找?guī)讉€葉子。
可是抬起頭,眼前的一片葉子吸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