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放假前,鎮里給所有職工都發了獎金和大米、油、肉和酒等年貨。和吳道住同一個宿舍的同事也專門來鎮里領了東西,吳道上班半年,兩個人這才第一次見面。
吳道把年貨拿回家,吳家人看到年貨有這么多,自己家過年只需要買上一些蔬菜,別的東西幾乎都可以不用買了,也就都非常高興。
正月初二開始,家里的親戚陸續到來。招待親戚時,李梅用吳道帶回的油和肉炒菜。齊城縣在北方,吳家日常以饅頭為主食,很少吃大米,此時吳河偏要用大米來招待客人,在酒桌上一遍遍地重復著
“大米、油、肉還有酒都是小道單位里發的。”又說,“滿滿當當一大堆東西呢,都不便宜,我們莊戶人家,什么時候買過這么多好東西啊。想當年,我們家里過年也吃不上一頓飽飯。當年,我十幾歲死了爹媽,從家里出來,一路要飯,走到齊城來,那才叫一個苦呢。”
接下來,吳河又開始說他年輕時“千里走單騎的偉業”。轉一圈之后,又會說到吳道上大學、端鐵飯碗、在單位里見了多少大領導、喝了多少好酒、吃了多少好菜等等,有時候吳河還會讓吳道自己來補充細節,吳道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他覺得春節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
吳道小時候是喜歡過春節的,因為到了春節可以買新衣服,吃好吃的東西,然而上大學以后卻越來越不喜歡過春節了,因為家里來了親戚,他都必須要陪著喝酒,而且還常常是關注的焦點,不僅如此,吳陽和李梅還讓他代表他們去走親戚,說他已經是大人了,以后這種事情都得他來做。
說來也怪,吳道小時候最喜歡去姑父楊成志家,因為他家有錢,在那里可以吃到各種好吃的東西,那些東西在窮親戚家里是吃不到的,上大學以后卻顛倒了過來,他更喜歡去窮親戚家中做客,最不想去的就是楊成志家,然而他又不得不去。
正月初四,李梅讓吳道拿了兩瓶鎮里發的酒,又買了兩只雞和一些水果,去了楊成志家。楊成志早些年販賣蔬菜和水果,后來當包工頭,掙了不少錢,蓋了一個很漂亮的院子,當上村主任之后又翻修了一遍,更加氣派。
楊成志的女兒楊招娣初中畢業之后沒有考上高中,就去學做服裝生意,如今在城區開了一家服裝店,過年就回到了家里。楊在行正讀高一,他中考時,成績沒有達到高中的錄取標準,楊成志花了幾萬塊錢,才讓他進入高中。現在,他也放假在家。
吳月見吳道進門,就讓楊招娣和楊在行去接過他手里的東西,之后說
“來就來吧,買這么多東西干什么,家里什么都不缺。”
“酒是單位發的,沒花錢,別的東西也不貴。”吳道說。
吳道一走進屋內,就感覺到里面非常暖和,甚至很熱,就像是初夏的季節,他看了看周圍,發現屋里不僅裝著暖氣,還開著空調。吳月笑著說
“暖氣和空調都是自己買的,煤和電錢都是村里出,不用自己花錢。”
吳道在心里說“難怪會把溫度弄這么高,不過,公家的東西就可以這么浪費嗎?”然而,楊成志、吳月畢竟都是他的長輩,他心里有話,當面卻不能說,只能笑了笑說
“還是你們這里暖和,我家里比這兒冷多了,就是鎮里的辦公室,溫度也沒有這么高。”
此時,時間已經接近十一點,楊家還有另外兩個親戚也到了這里。吳道打記事起,每年春節都會到楊成志家走親戚,也沒少碰到親戚,但他很少能記得住。面前的這兩個陌生親戚,他一時想不起是否見過,也不知道該如何稱呼,便問楊成志。楊成志把兩個親戚和吳道都做了介紹,介紹吳道的時候,專門強調了他是鎮長的秘書,和鎮長在一個辦公室上班。兩個親戚聽說之后,連連說
“原來是鎮里的領導啊,以后有事找到你,還要多幫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