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百芳的事跡接連登上報紙和廣播,這讓她一時間成了濟州人關注的社會熱點。很多愛心人士被司百芳的遭遇所打動,給她郵寄了錢,而且其中相當多的人都是匿名。有了這些錢,司百芳在一兩年內都可以不必再為了錢而發愁,因此她決定這一個學期之后便辭去高楊中學的工作,專心在濟州大學讀研究生,體驗一下在校大學生的生活。
濟州大學研究生錄取結果一出來,吳道就和司百芳分析討論了未來選哪一個導師最合適,并最終定下了一個導師。吳道隨即找那個導師帶的研究生要了聯系電話和電子郵箱。司百芳因為忙于準備電臺的節目,一直沒有給那個導師發郵件聯系。電臺節目播出的第二天,她給導師發去了郵件。兩天后,導師給司百芳回復了郵件,說他知道司百芳的經歷,很樂意招收她做自己的研究生。司百芳考研的最后一個懸念終于也塵埃落定。
吳道干了一年的代課老師之后,也攢下了一些錢。雖然他非常舍不得班里的學生們,但研三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何況司百芳已經決定離開,他就決定和司百芳一起辭職。
暑假的時候,吳道回了齊城縣。司百芳因為已經辭去高楊中學的工作,在濟州沒有住處,也返回了自己的家鄉牡丹城。
在家里的時候,家人和親戚朋友問吳道研究生畢業以后想干什么,他不置可否,只是順著別人的意思說。
研一到研二兩年的時間,吳道都在為了司百芳考研的事情而忙碌,心里想的也是司百芳的事情。在研二時,田莫問就問過吳道,研究生畢業以后是考博士還是工作,如果想要考博,他可以幫忙聯系導師。吳道一方面想要考博繼續深造,好完成自己做一個學者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想離開司百芳。濟州大學外國文學專業沒有博士點,不僅如此,整個濟州沒有任何一個大學有這個專業的博士點,這讓吳道感到絕望,如果他要考博士就只能考外地的大學,但如果那樣,他就要離開司百芳。吳道為當初轉專業的決定感到后悔,如果沒有轉專業的話,現在完全可以報考本校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的博士,為了司百芳,他可以放棄喜歡的研究,然而現在后悔已經沒有任何用處。他只能對田莫問說,自己還沒有想好要不要考博。期間,有一個法國學者到濟州大學講學,田莫問特意向他引薦了吳道,并希望吳道能夠跟隨那個學者去法國留學。吳道非常想去法國留學,但他留戀司百芳,再加上他的法語并沒有達到留學的水平,最終也沒有成行。如今司百芳已經成功考上了研究生,他也即將進入研究生的最后一個學年,的確到了應該考慮并且決定未來去向的時候。
吳道一時間難以決定研究生畢業之后究竟應該考博還是工作,這是一個兩難的決定。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了許久沒有聯系的趙武,這位好友此時已經畢業,不知道他接下來會去哪里,會做什么工作。吳道給趙武打了電話,詢問他未來的打算,趙武說,他感到做學問非常無趣,就沒有考博士,他要參加工作了,工作單位是浙江省文化廳。這個回答讓吳道大吃一驚,然而他知道,趙武是一個非常有主見的人,他做什么事情必然有他的考慮。
新學期開始,吳道進入了研三,司百芳則成為了研一的一名新生。此時,吳道仍然對未來猶豫不決,他一方面抓緊時間寫畢業論文,另一方面也做著考博的準備,此外也時刻關注著濟州的招聘信息。
在濟州大學里,吳道和司百芳每天還是形影不離。周圍的同學都以為他們是情侶,他們既不承認,也不否認,這是他們之間的默契。吳道非常眷戀這樣的生活。
十月中旬,上海要舉辦中法文學研討會,會有中法兩國的知名作家和學者參加,會期三天。研討會不收取任何費用,還食宿和交通補助。田莫問讓吳道和研二的兩個研究生劉麗麗和許一諾都報名參加。吳道把研討會的事情告訴了司百芳。司百芳從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