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施青青對自己單干非常上心,吳道在表面上也答應了她,但實際上吳道在內心深處還是排斥這件事的。
面對施青青的步步進逼,吳道沒有辦法,他就以吳亦生還小為借口一直拖著,說等到吳亦生上幼兒園的時候,他們再出來單干。
施青青知道,沒有吳道的支持,她是辦不成輔導學校的,也就只好勉強同意。
吳道曾經覺得吳亦生上幼兒園還是很久遠的事情,然而時間一天天過去,吳亦生在不知不覺間就長到了三歲,也就是上幼兒園的年齡。
吳亦生是四月十五日的生日,按陰歷則是二月底。但是按照傳統習俗,不需要等到過生日的那一天,只要過一個春節,就是長大了一歲,而且說的年齡是虛歲,而不是周歲。
吳亦生出生后的第三個春節,吳家人紛紛改口對吳亦生說:
“亦生,你四歲了。”
盡管吳亦生要到九月初才能到方州學院附屬幼兒園去上學,但一進入三月,施青青就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便打算從楊在行那里辭職。
她還想讓吳道和她一起辭職,吳道覺得楊在行對自己不錯,張不開嘴說自己不干了。
施青青又打算在吳亦生過三歲生日時把楊在行和林暢請到家里,在那一天把事情說開。
當時,是施青青的母親在吳道家中照看吳亦生,她對施青青的想法非常支持。吳道知道事情想再拖下去,也拖不了幾天了,就也不再反對。
吳亦生生日到來之前,施青青提前對楊在行和林暢說了過生日的事情。到了過生日的那天,施青青請了一下午的假,和母親一起準備晚上的宴席。
吳道帶著吳亦生去了蛋糕店,讓吳亦生挑選蛋糕樣式,訂做了一個蛋糕。
晚上,楊在行、林暢一家三口帶著豐厚的禮物來到吳道家中。因為是孩子的生日宴會,林暢又懷上了二胎,宴席上就沒有上酒。
沒有酒的宴席進展往往會很快,人們很快就吃完了飯,又都吃了一小塊兒蛋糕。之后,兩個孩子到了一邊去玩玩具,五個大人一起收拾了餐桌。
施青青母親去了廚房里洗碗,其余四人回到客廳聊天。施青青趁機把她和吳道要離開輔導學校的事情對楊在行說了,但沒有說他們要自己辦輔導學校。
吳道自覺心中有愧,不敢看楊在行和林暢,就看著墻角的兩個孩子。他本以為楊在行和林暢會生氣,卻沒想到后者沒有一點生氣的樣子。
楊在行對施青青和吳道說:
“哥、嫂子,其實我也有事正想和你們說。我打算不干輔導學校了。原來還想著找到了下家,再和你們說,你們要是還想繼續干,就繼續干,不想干了,就換一家。沒想到,你們已經想好了要離開,這樣我就沒什么顧慮了。”
吳道感到非常詫異,看了看楊在行。施青青也以為自己聽錯了,她對楊在行說:“你不是開玩笑吧?”
“當然不是開玩笑,我是認真的。你們想好以后干什么了嗎,嫂子是要在家里專門帶孩子嗎?”楊在行說。
“不是帶孩子,我們想自己辦輔導學校。”施青青說。
“你為什么不想干了?”吳道對楊在行說。
“咱們齊城縣這幾年發展很快,城區向外擴張,開發區也擴建,很多村子都拆掉了,建設集中住宅樓,還要鋪設新的道路。這里面有不計其數的工程,每個工程都可以掙少則幾百萬、多則幾千萬的錢。
我爸不是村支部書記嘛,可以找關系承包工程,他原來也干過包工頭,但他是干部,有很多事情不方便做。過年的時候,我爸和我說了,想讓我成立一個建筑公司,回去接工程。
我和林暢都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應該回去。哥、嫂子,你們想找地方辦輔導學校,我想把地方轉出去,還不如就轉給你們好了。”楊在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