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開學的那一天,吳道和孟一虹要一起去送吳亦生。吳亦生起初是不希望吳道和孟一虹去送他的,因為他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可以自己照顧好自己。吳道對吳亦生說:
“我和你媽所以要送你去北京上學,不僅僅是擔心你在路上的安全。我們也是想去看看你要上的大學是什么樣,而且我們也想在北京轉一轉。”
“你爸說的沒錯,你上的大學是一個理工類大學,我們都不熟悉,都想去那里看一看,這樣,我們也好放心讓你在那里讀書。”孟一虹也對吳亦生說。
聽了吳道和孟一虹的話,吳亦生才同意了兩個家長去送他。
方州到北京,路途太遠,孟一虹擔心路上出問題,就沒讓吳道開車,三個人坐高鐵前往。
到北京之后,吳道、孟一虹把吳亦生送到了他要上的大學。陪吳亦生報名的過程中,他們參觀了這所學校。吳亦生住進宿舍之后,已經是中午,吳道、孟一虹和吳亦生一起吃過了午飯,然后才離開。
吳道和孟一虹沒有馬上返回方州,因為吳道想去看望荊立科。自那次參加完司百芳的婚禮之后,吳道和荊立科再沒有見過面,最近二十年甚至斷絕了消息。
但吳道對荊立科的事情并非一無所知,荊立科一直在北京,此時已經是全國知名的書法家,網上有很多關于他的消息。
長久以來,吳道都非常想念荊立科和趙武,想去看看他們。然而,因為生活不幸福,內心苦悶,他不想讓兩個好友知道他的生活狀況。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吳道覺得自己墮落了,不敢面對兩個好友,這個原因甚至比生活不幸福更加重要。因此,吳道一直沒有在微信上添加荊立科和趙武。
基于同樣的原因,荊立科、趙武和吳道三人相互之間都沒有添加微信好友,他們不想讓另外兩人看到墮落后的自己。
如今,因為孟一虹的回歸,一切都不一樣了。吳道的生活由毫無希望變為幸福美滿,不僅如此,他覺得自己每天在做的都是有意義的事情,不再沉淪,不再墮落。
內心充滿陽光的吳道,非常想再見見荊立科和趙武,把自己的幸福告訴他們。
這么多年來,吳道和荊立科的手機號碼一直沒有換。吳道給荊立科打了電話:
“吳道,是你嗎?”荊立科說。
“是我。立科,我到北京了,這么多年沒見了,我想去看看你。我的妻子一虹也來了,她和我一起去。”吳道說。
“你們在哪兒?我去接你們吧。”
“不用了,我們打車過去吧。”
“也好,你到我的書法工作室來吧。我把地址發給你,到了以后給我打電話。”
“好,一會兒見。”
“一會兒見。”
荊立科給吳道發了短信。
孟一虹到了荊立科的書法工作室和他見面。盡管兩位好友已經多年沒有聯系過,但相見之后,吳道和荊立科都覺得對方還是當年的那個知己,除了年齡之外,其他的一點都沒變。
吳道把自己和孟一虹的事情告訴了荊立科,荊立科對他們送上了真誠的祝福。
晚上,荊立科在家中招待了吳道和孟一虹。吳道見到了荊立科的妻子,她是一個音樂老師。荊立科和妻子非常相愛,他們有一個兒子,現在在國外讀大學。
離開荊立科家后,吳道和孟一虹在北京住了一夜,第二日才回方州。
返回方州后,因為家中少了吳亦生,吳道和孟一虹突然覺得無事可做了。吳道提議兩個人共同寫一本散文集,孟一虹也有創作的沖動,兩個人隨即開始了寫作,主要內容就是兩個人所經歷的往事。
他們邊寫邊改,一年后終于完成,吳道提議書名就叫《彩虹下的道路》,孟一虹欣然同意。
散文集寫完后,吳道想到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