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淵突然有了主心骨,在進入新交河城之前,來見曹圣。
曹圣雖然談笑風生,可是看來總是那么陰森。
唐淵說:“我決定了,幫唐琪,但不害唐振。假如有一日,唐氏門閥反叛,我不會跟著造反,也不會去鎮壓。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嗎?”
“哈哈哈哈哈!”曹圣大笑道:“太后還有一道懿旨,這道懿旨本打算是進城之后再用的,現在我認為已經沒用了,就當著你的面,燒了它。”
這道懿旨上到底寫了什么,唐淵并沒看到,但是聽曹圣輕描淡寫地說:這道懿旨,是太后讓閔悅考驗你,如若覺得你能用,就把安息大印交給你,如若覺得你不行,就把你攆走回莫州去。其它的你不必多心,太后總不能讓我們要你的命,畢竟,你也是我大梁軍中的人才嘛,如今雖然收復河西走廊,可是大梁朝的敵人還很多,正是需要良將的時候。比如這安西都護府,如若沒有良將坐鎮,太后娘娘怎么會放心呢。對吧?
此時已經是至德五年,在行軍路上過的年,過得一點兒年味都沒有,現在還沒出正月,他們來到了新交河城。
新城里喜氣洋洋,聽聞曹圣帶兵前來,大梁戰神閔悅老將軍,親自出來迎接。
當唐淵看到老將軍的時候,突然眼前一亮,心中贊道:這小老頭,精神頭可是真足。
閔悅長得并不高大,甚至有些瘦小,可這人的頭腦一定極其靈活,給人一種精神使不完的感覺。如今他已經年近古稀,還是活力十足的樣子,他在西域的聲望極高,當地無論是漢民還是西域本土人,對他都十分崇敬。
據說,有北方草原民族入侵的時候,當地土著部落沒少幫忙,難怪他能在沒有得到任何朝廷支援的情況下,能堅守安西都護府四十年。
交河城照比中原大城市自然是小了點,可是經過最近十年的擴建,已經頗有規模,城里商貿往來頻繁,如今聽說河西走廊被打開,商人們躍躍欲試,又要重開絲綢之路,去中原經商。一時間交河城里的人越來越多,根據初步估計,已經多達三十萬人。
三十萬人的城市,在連年混戰的大梁朝,已經算作是中型城市規模了,當然,照比洛陽那樣百萬人口的超級大城還是沒法比,可如若讓唐淵待在這里,他肯定不會覺得荒涼。
老將軍閔悅聽說了唐淵的履歷,眼前一亮,道:“我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不如你。不過你小子這么年輕就要接下如此重擔,我倒是擔心把你給壓垮了。不行不行,即便有太后懿旨,我也不會立刻把將軍印交給你,不如這樣,我再留下一年,這一年里,你辦事,我看著,如若你果然能勝任,我也走得安心。”
鎮西護國將軍閔悅,一心為國,值得敬重。
不久后,曹圣離開了,不過他這次走,并沒把部隊也帶走,他只帶了一些糧食和五百騎兵衛隊,并且還會要引領一大批商隊向中原走,一路上他負責幫忙通關,再次打通這條塵封四十年的商道。
這條商道一旦打開,對大梁朝和西域地區的經濟發展,有莫大的好處。不光是安西都護府,還有西邊更遙遠的地方,一直到波斯、拂林,那里的商人也會聞訊而來。
曹圣這次走,本打算帶上那些駐守交河四十年的老兵回家鄉,可是,老兵們已經和當地土著女子結婚生子,繁衍后代,多是一群六七十歲的老頭了,大家已經把這里當做第二家鄉。即便現在千辛萬苦地回去,家里父母估計早已不在人世,所以這次跟著曹圣回中原的,只有寥寥幾十人。
這些人想回家看看兄弟姐妹是否還在,又或者他們參軍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妻子孩子,這次回去看他們一眼,了卻一樁心愿。但是道路如此漫長,風燭殘年的他們還能不能活著回來,倒成了未知數。
——
一陣敲鑼打鼓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