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七年中旬,太后突然調集洛陽八關兵馬聚集洛陽城南,把京畿衛戍軍三萬人團團圍住。
曹太后召見丞相唐振、八千歲唐溯、大柱國閔悅,說:“皇帝陛下聽信小人讒言,竟然與后母產生懷疑,我已經說服了皇帝,他同意交出兵符,同時撤銷京畿衛戍軍所有校官以上軍職。包括京畿衛戍軍云麾將軍唐淵你在內,一律免職。”
唐振道:“當初設立京畿衛戍軍的目的,是為了增加洛陽地區皇帝與八千歲的威望,這支部隊也是保護皇帝和八千歲的部隊。部隊里,有兩萬人實際控制在皇帝手中,另外一萬人才是唐淵自己的部隊。如果太后信不過唐淵,可以明說,唐淵這支部隊也是我神策軍第二十師,本應該駐防漢中才是。”
話里話外,唐振已經變相同意了太后撤銷京畿衛戍軍的要求。
太后笑道:“既然丞相這樣說了,哀家也覺得有道理,那就請丞相早先辦事。”
唐振道:“兵符都是對應的,所謂虎符都是半塊,或者半張。京畿衛戍軍兵符,皇帝手里有兩塊,八千歲唐溯手里有一塊,云麾將軍唐淵手里有對應八千歲的半張,剩下的都在第二師、第三師中郎將手里。既然要撤銷,那就請皇帝下一道圣旨吧,讓唐淵帶著兵符來見。同時,唐溯也交出他手里的半塊。”
太后道:“不必那么麻煩,直接傳我口諭,同時說,這也是丞相的命令,丞相不會覺得不妥吧?”
唐振笑道:“太后親自做主,自然沒什么不妥。”
唐振派人,拿著神策軍兵符去找唐淵,讓他帶兵出洛陽,過潼關,去長安找唐瀟去,至于去不去漢中,你們自己商量著來,如果意見相左,最后還是聽唐瀟安排。
唐淵覺得唐振說了一句屁話,你就直接說讓我聽唐瀟的不就行了?
突然丟了兩萬部隊,也丟了云麾將軍頭銜,唐淵也不覺得難受,本來都是虛名,而那兩萬部隊,從來也不是自己的。
如今離開洛陽,去往長安,也不錯,長安現在的情況也挺好,雖然照比盛唐時期百萬人的大城不可同日而語,可是現在恢復到了四五十萬人,也是極好的城市了。
作為大梁朝的陪都,那里也聚集了不少權貴之人,去長安那都是,就是不能帶著家眷一起去,無論是皇室還是唐氏,都不會讓他把家眷帶走。
“還算不錯,最起碼咱這支部隊還算是保住了,并沒被拆散。其實我還是蠻擔心皇帝掌權的,如果他掌權,咱這支部隊肯定被他拆分得七零八落,到那時就不以你為中心了。”納蘭信苦笑一聲道。
唐淵瞥了納蘭信一眼,沒說話。
一路向西,也沒有正式軍事任務,行軍的速度只能說用訓練水平來形容,折騰了半個月才來到長安,到了長安就沒那么多講究了,唐瀟自然不會像太后那樣生怕有人造反,而時刻監督唐淵部隊的動向。
唐瀟說,你自己選地方駐扎,選好地方之后,告訴我一聲就好了。
隨后唐瀟把唐氏門閥虎符轉交給唐瀟,唐瀟笑了笑說:“佳磬死了以后,你身邊只有巧兒一個夫人,現在離開洛陽,身邊沒個女人怎么能行。我家夫人趙雅,倒是有個表妹,出落得鮮花一般,我猜你肯定喜歡。”
唐淵道:“前一陣,丞相親自介紹唐氏門閥侄女,末將都沒吭聲。”
唐瀟問:“為何不答應?”
唐淵道:“如果是唐家侄女,那么以后我的輩分可就高了一級,再見到唐家二爺,和他家兒子,我應該如何稱呼呢?我覺得那樣做,有辱唐佳磬地下之魂。”
唐瀟嘆了口氣,很顯然他也很緬懷唐佳磬,佳磬是下一輩中年紀較大的,跟唐瀟認識的時間也長。
唐瀟不提這些事了,跟唐淵談起了漢中戰爭,問唐淵,這一戰可有什么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