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皇帝劉洵,再次集結二十萬大軍,向漢中出發。
細作回報洛陽。
曹太后已經與唐振達成一致意見,發兵漢中,對抗劉洵。
這次漢中戰爭的布局可謂浩大,分兩個批次作戰,第一批是抵抗,第二批是反攻。
這次布局有很多新鮮之處,首先不是在漢中原地防守,而是放棄易攻難守的漢中西部,用詐敗的方式,誘敵深入,然后駐守定軍山,以定軍山為據點,進行馳援作戰。
在地形更廣闊的地方,全殲敵軍,再開始反撲。
出兵地點也分兩個地方,朝廷與唐家各出十萬人馬,唐家隴右兵從北走鳳州、興州馳援定軍山,朝廷人馬從荊北向西,走隋州、房州馳援定軍山。
主帥的人選,也讓眾人大吃一驚,漢中二次戰爭的主帥竟然是老將軍張云龍。
七十一歲掛帥。
老將軍掛帥的第一天,開始調派將領,第一個點名的就是唐淵,“讓那臭小子準備開拔,給我當先鋒。一萬人不夠,讓曹定邦再給他安排一萬人,飛虎軍出兩個師,另外一個師也歸唐淵管理。讓虎賁軍曹定國再給我送來兩個師,云麾將軍讓他自己選,最后是玄甲軍,我要帶走六萬人。”
聽說這個安排,太后讓張云龍進后殿,道:“為何不用蕭寒?”
張云龍道:“老臣已經與曹圣商量過了,這次反攻蜀漢,我打頭陣,曹圣打后陣,這也是按照太后娘娘與丞相唐振的決策來制定的。我打退蜀漢之后,曹圣帶領十萬生力軍直插蜀漢腹地,一舉殲滅偽皇,把川蜀納入大梁版圖。那時,曹圣身邊不能沒有能人,而蕭寒正是最合適人選。”
“嗯,這個安排我很滿意。”曹太后笑了:“我觀岑參也是一員良將,可與唐淵搭檔,為左右兩路先鋒。”
“老臣還是了解岑參的,憑岑參的作戰風格,不適合當先鋒。”張云龍直截了當。
“岑參已經給我寫信了,他說,這次漢中戰爭,他一定會勇往直前,改變大家對他的看法。我觀岑參是個人才,希望張老將軍給他這次機會。”太后已經說得很客氣了,張云龍無法反駁,反正到時候,將在外軍令有所受有所不受,怎么安排部隊,還不是他張云龍說了算?
于是張云龍答應了。
岑參此時已經到了長江一帶,是虎賁軍副將,跟曹定國打了聲招呼,帶走兩支最強悍的騎兵師,一路揚塵向荊北靠近,準備與唐淵部隊會合。
而此時,鎮南大將曹定邦也在幫唐淵物色人選,這個人不好選,有些拿捏不定,最后他干脆聽取唐淵的意見,唐淵說點名飛虎第七師韓當,曹定邦同意了。
韓當聽說要給唐淵當副職先鋒,心情復雜,不過他也沒說什么。
張云龍選的六萬玄甲軍,竟然全是太后的人,張之魁、黃英、萬霖、蘇背琴、鞠無命、曹豹。
曹豹心情緊張,心里大罵張云龍一萬次。曹豹屬于有自知之明的人,他對自己的水平很了解,讓他當一個都尉長,都是高看他,如今讓他帶領一萬人去打仗,他實在心里沒底。
跑去找堂姐求情,說換將,卻被曹太后一頓大罵:“我曹家的男兒是怎么了?沒有戰力還沒有勇氣嗎?你不去,讓誰去?讓我去嗎?”
“姐姐息怒,豹去就是了。”
挨了頓罵,老實了,垂頭喪氣帶著兵,跟著張云龍走了。
這小子雖然自己能力不行,可他的自知之明救了他,他帶來幾個能人,兩個武將,和一個文官出身的軍師。讓武將給他沖鋒陷陣,讓文官給他出謀劃策。他自己也說,自己其實就是一個擺設。
不過他這個擺設可不簡單,當今太后給他撐腰,腰板那是相當硬。
兩名武將和一名文官,也是看準了他的后臺,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