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戰(zhàn)報以后,沉默不語,召集皇帝趙策、大柱國閔悅、丞相唐振、八千歲唐溯入后殿商討大事。
曹太后心中本意是繼續(xù)打,這次已經(jīng)要把蜀漢推翻,如若等劉洵退守,再去攻打就難上加難了。
可是這次,大柱國閔悅少見地提出反對意見,他說:“南晉已經(jīng)幾十年沒打過仗了,經(jīng)濟實力和人口早已超越梁朝,如今司馬衷手下有八道軍,每一道都是十萬兵力的標準配置。這還只是正規(guī)軍,他們的民團和預備軍力加起來,恐怕早已超過百萬。他們之所以不來打我們,是司馬衷性格所致,他這個人當上南晉皇帝之后,一輩子不求統(tǒng)一,只是樂享太平,眼瞅著我們跟四方蠻夷爭斗,哪怕是我梁朝岌岌可危,他也不來侵擾,才保證了我們淮南糧食產(chǎn)區(qū),讓我們有能力養(yǎng)活這么多兵。如今,從形勢來看,我大梁、蜀漢、南晉形成好似漢末三國的鼎立之勢,司馬衷是非常喜歡這種情況的,他是不會允許平衡被打破的。如果我們強行攻打蜀漢,司馬衷絕不會同意。同時我也相信,如果劉洵一路高歌猛進,司馬衷也不會坐視不理,說不準他還會從南方進兵劉洵,牽制他不能推翻梁朝。”
唐振道:“大柱國言之有理,司馬衷年輕時便從不打仗,如今八十多歲耄耋老人,就更是求穩(wěn)了。只是他們家的八王爺司馬無慈不太安分,讓他駐守荊州,倒是讓人覺得不太放心。我有一種感覺,如若司馬衷一死,司馬無慈會很快進兵。所以我覺得襄城的防御只有六萬人,恐怕不太夠。”
兩位肱骨大臣都提出了反對意見,此時皇帝趙策和八千歲唐溯的意見已經(jīng)無足輕重了,太后也不問了,而是道:“既然兩位愛卿都如此說,那就讓曹圣撤兵吧。只是錯過這次機會,實在令人惋惜。蜀地八關(guān)各個都是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的地方,如若劉洵二十萬部隊不出來,要想攻進去,實在是不敢想象的事。”
唐溯道:“其實,只要我們完全掌控荊州,就會有一條相對好走的路,順江而上,乃是上策。”
大柱國閔悅一笑道:“這也正是司馬衷要占據(jù)半個荊州的主要原因。”
門閥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