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不到,消滅段氏余孽,把大理國納入梁朝版圖。
皇帝趙策意氣風發,大喜過望,同時也著急安排兩位大將軍留守三川,其余人馬立刻回京呼應皇后抗晉。
雖然很著急,可是選誰來當駐邊大將也是頭等大事,皇帝陛下與八千歲連夜商討,最終決定保持原來對林崇陽的分封不變,林崇陽依然是鎮川大將軍,領兵三萬駐兵成都府,和西南都護府留后使、三川總監軍趙雍,假宰相節、成都節度使趙闞共同掌控劍南道。
而此時大理之地,也被趙策改名康定道,康定道西邊、南邊依然有敵人,為了震懾番邦,決定駐兵五萬,統兵之人,竟然是蜀漢降將范鎮御。
這個安排令人十分不解。
無論是論資排輩,還是論戰功,還是論門閥派系,都輪不到范鎮御來當康定道大將軍。這可是戍邊大將,權柄極大,幾乎可以與飛虎軍、虎賁軍、交河城主相提并論,怎么就輪到范鎮御來當大將軍呢?
后來白崇光分析道:“范鎮御不是唐氏門閥的人。”
“為何如此說?”三川總監軍趙雍問。此時趙雍權力極大,不光管控三川,也要管控康定道。或者說,林崇陽的大將軍名號只是個空架子,而那三萬成都府兵,整個都是趙雍的監軍團。
白崇光道:“范鎮御這個人我還是了解的,當初在蜀漢,也是數一數二的戰將,可惜他與我不和,于是我便壓制他,沒能成為關雄那樣的人物。后來他與唐淵狹路相逢,單打獨斗與唐淵打了個平手,還是唐虎闖了過來,二人合力逼退范鎮御,最后是陳豹和納蘭信合作,把他逼降。當然,我這個說法只是聽說,并沒去找唐淵認證一下。但我確信,這個說法不會偏差太多。總之,范鎮御不是慫人,能與后來的飛虎大將唐淵基本打成平手,可見此人的能耐。唐淵也發現他不俗,于是留在賬下,本來相處融洽,卻被丞相唐振要了去。從此跟了唐瀟待在長安城。在長安,他得不到唐瀟的信任,抑郁不得志,他的能力也得不到充分發揮。我想,皇帝陛下早就盯上了范鎮御,這次派駐邊大將,林崇陽本屬于唐系,而范鎮御屬于皇系。”
趙雍苦笑道:“你未做蜀漢的丞相,竟然比我這個梁朝的親王更懂梁朝,實在令人佩服。”
白崇光連忙道:“順親王說笑了,臣怎能比您更了解梁朝呢。蜀漢諜報工作一直都是我主抓,所以有一絲了解罷了”
趙雍擺了擺手道:“我觀你才華橫溢,智謀過人,你這樣的人遺留在三川之地,實在是浪費。我會建議皇帝陛下,留你在身邊,去京城任職,你可愿意?”
“如若順親王愿意在皇帝面前為臣美言幾句,臣求之不得!”
“好,這件事包在我身上了。”
——
攻打大理,對于林崇陽的表現,唐溯十分不滿,私下找到林崇陽問:“論戰斗經驗,大梁朝沒有幾個人能超過你了,進川時你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竟然在陰溝翻船,而且還因一敗而畏戰,簡直是丟盡臉面!難道張潘李亮不在你身邊,你就不會打仗了嗎?”
林崇陽低頭不語。
“你身邊不是還有倪天鼎嗎?不是還有裘勁嗎?他們兩個你為何不用?”
林崇陽依然低頭不語。
唐溯氣不打一處來:“進川的時候,也不是這四個人一路進攻,其它師幾乎是交替前進,你都指揮得游刃有余,你倒是說話呀,打大理,你為何如此困頓?你腦子突然不靈了嗎?”
林崇陽還是不語。
唐溯也突然安靜了下來,想了想,道:“莫非,你是擔心自己功勞太大?”
“然也!”林崇陽立刻道:“臣為大梁朝,為唐氏門閥,愿意奉獻一切,但是臣的功勞實在是太大了,一旦功高蓋主,豈不是自尋死路?幸虧皇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