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商隊被洗劫?燕國的運送人員全部被殺,礦石被搶走?
當然沒有此事。
這是郭嘉的主意,他來見鎮遠侯,必有得有由頭,現在兩國貿易往來是大事,在鎮遠侯管轄的邊線上發生了如此慘烈大事,嚴重會影響兩國友誼,所以來見他便有了理由。
另外,能見到他是其次,試探才是目的。
面對忠勇侯的目光,郭嘉拱拱手,笑道:“侯爺,既然懷疑是燕太子的陰謀詭計,若是不加以制止,必然形成隱患,對兩國結盟的大業釀成大錯,所以不如快刀斬亂麻,設計將此事揭發出來,到時候燕國理虧,燕皇如何對待燕太子暫且不論,但為了彌補他們的過錯,一定會付出更多的代價。”
“言之有理!”韓明看郭嘉條理清楚,面容上露出笑容,問道:“那你覺得我們如何行動?”
郭嘉一臉敬意,說道:“小人對侯爺的敬仰之情如同江水滔滔不絕,侯爺可還記得三年前的富水河案?當時驚動一時,侯爺力挽狂瀾,讓大燕國吃癟,這一次,也能按照當年侯爺的計謀行動!再讓大燕國重蹈覆轍!”
三年前,大夏國和燕國的關系并不親密,但兩國之間通商頻繁,一些大型商會往來兩國之間銷售稀缺物質,賺得盆滿缽滿。
但是有一日,燕國的商會在富水河旁被截殺,整個商隊六十八人全部遇難,運輸的珍貴物品也全部消失。案發地雖然屬于兩國邊境接壤,但卻算是進入大夏境內。
事發后,燕皇大怒,認為是大夏國殺人越貨,必須交出兇手,賠償財物,不然會關閉兩國之間的貿易,甚至是交戰。
燕皇真的敢進犯大夏國?給他十個膽子讓他試試!
但燕皇為何這么有種?因為他熟悉夏皇的品性,他知道夏皇做事喜歡講究有因有果,是個有原則的皇帝,這次夏國理虧,夏皇落人口舌,憑夏皇的品性不會像趙皇那個老混蛋裝傻充愣,并且死不承認。
燕皇想利用這次機會,讓理虧的夏皇贊同兩國結盟,而且是平等互助的結盟。但是鎮遠侯用了一招毒計,最后不僅沒讓燕皇如愿,反而證明是燕國自己殺自己人污蔑大夏,最后燕皇無奈,只能給夏皇送去國書求情,付出慘痛代價,才讓夏皇沒有直接派兵攻打燕國。
當時的富水河案驚動一時,所以鎮遠侯的毒計是低調進行,只知道是抓了一批燕國的人,從而讓燕皇吃癟,但是具體是什么計謀,眾所紛紜,只有鎮遠侯和當時參與的人員知道,后來燕皇主動送國書請求,鎮遠侯顧忌燕皇的顏面,更是沒有泄露出去。
郭嘉今日提及富水河案,就是借此案來試探忠勇侯,看看忠勇侯和三年前的時候有何不同。
聽到郭嘉的話,鎮遠侯的臉色一怔,雖然表現得面無表情,但郭嘉卻看出了他眼中的閃爍。
這時,賀鷹接話道:“奉孝,你竟然知道三年前的富水河案底細?當時我是坐營官,但都不清楚始末!你只是軍鎮內的小小鎮民,當時義父他給燕皇面子,所以沒有聲張,莫非是你猜到的?”
郭嘉點點頭,承認道:“小人萬分敬仰侯爺,所以研究了當時的案件,事后推測出了侯爺的計謀。”
賀鷹也問向鎮遠侯,道:“義父,郭嘉說按照當年富水河案的反擊重來一遍,你意下如何?”
韓明笑了笑,道:“郭奉孝是吧,本侯不妨考究你一二,你說當年本侯是如何設計反擊的?”
郭嘉也不知道當年的鎮遠侯是如此設計反擊的,但是他詳細的了解了富水河旁的位置、地形后,郭嘉聰明啊,基本上就判斷出鎮遠侯的計謀是什么。
郭嘉道:“侯爺,當年應該是燕皇派人殺了商隊的人,搶了財物,從而意圖陷害我們大夏,但是侯爺英明,直接找來他們揚言丟失的貨物,然后沉入富水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