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月生點開的是自己大學時期班長的聊天窗口,之所以選擇她是因為除了班級大群之外,她頭像氣泡上面的角標里的數字是最多的。
完全沒有得到回應還能自己一個人說這么多,就看一看她說的都是什么吧。
因為今年這很長很長一段時間里楚月生都沒有打開過自己的社交軟件,在聊天記錄里,班長大人所有的消息全部標注為未讀。班長大人到底是以何等的毅力,在明知道楚月生根本就沒有來看的情況下還給他發送了這么多的消息,楚月生有點想象不出來。
向聊天對象顯示消息“未讀已讀”這個功能其實挺反·社·會的,尤其是那些上班族,更是對這個功能深惡痛絕,因為只要打開這個功能,他們就不能以“啊抱歉我沒有看到消息。”的理由來為自己的鴿子行為辯解了。
其實這個功能是否應該添加在很久以前就爭議不斷,不管是加入還是不加入都有相應的人員去支持,所有社交軟件的設計者也對此十分的搖擺不定。最后的結果就是相互的妥協,社交軟件添加了這個功能的開關,使用者可以自主選擇是否打開這個功能。
說是選擇權,但實際上這是一口誰都背不動的大黑鍋。領導想要這個功能而員工不想要,以前沒有選擇權,大家都可以有所說法。現在名義上可以自己選擇了,但在領導們要求開啟這個功能的前提下,普通員工有選擇的權利嗎?
好在這個功能的開關倒也不是完全沒有人性的一個開關管所有,每一個聊天的對象都可以進行特別的定制,楚月生就是設置的默認關閉“已讀”,只有在與有限幾個人聊天時開放這項功能。
而班長大人,就是被開放這項功能的那幾個人之一。
不過這到不是因為班長大人對楚月生的意義特殊,雖然她的畫風和其他的同學確實不太一樣,但是在這件事上,只是很單純的因為班長大人經常會發布一些和班級事務有關的事情,而這些東西是需要“收到請回復”的。但是回復信息有的時候也是蠻麻煩的,所以班長大人就說如果你們不想回復信息,就把“已讀”標簽功能打開,只要我看到你們讀到了這條消息我就不再來問你們有沒有收到消息了,然后好多人圖省事就把這個功能打開了,楚月生就是這些人里面的一個,然后就一直都沒有關閉。
打開了聊天窗口后,楚月生首先看到的就是好幾個“在嗎?”。看到這一豎行的“在嗎?”,楚月生就沒忍住嘴角的微笑。他們的這個班長啊,不會打開話題的毛病看來這幾年完全沒有改善。
在碰到班長大人發“在嗎?”的時候,楚月生曾經經常會以“不在。”來回應,而班長大人立馬就會發過來一個火冒三丈的小黃臉,這幾乎快成他們兩個之間的默契了。可惜,這一次楚月生實在是沒看到班長大人的消息,不然那曾經發生過好多次的場景大概有能重現。
發了好多“在嗎?”都沒有得到回應,班長大人又給楚月生發了兩次語音聊天申請,當然依舊沒有被接聽。看日期,中間好像隔了好長一段時間之后,班長大人又向楚月生發送了一次視頻通話的申請,依舊沒有得到楚月生的回應。這一次,她才算是真正的放棄了和楚月生聊天的想法。
接下來,她開始把找楚月生的原因整理成文字,在聊天框里發了一大串。這才是楚月生想要看到的,通過這些大段大段的留言,楚月生終于搞清楚了只記得這群大學同學到底打算做什么。
原來是他們的大學快要舉辦建校百年校慶了。當然,這個百年其實是兩百年,只不過用百年校慶更順口一些而已……這種百年、兩百年的老學校在人類世界當中其實不在少數,尤其是在火星上,因為人類這三百年來的休養生息,沒有和其他宇宙種族發生過大的沖突的關系,涌現出了好多有著一兩百年歷史的老字號,尤其是中等高等的學府,在大學城里面多得是百年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