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眾情緒逐漸平靜,大家的心情也日漸樂觀起來,也能心平氣和的討論一些話題了。
既然穿越已是事實了,不管愿不愿意,陣痛期總要過去,大家都得坦然面對。不管在哪個時空,總得找點事做,總不能混吃等死吧?
陳一鳴的艙室里有幾本書,正好有一本是關于世界航海史的,靠著陳一鳴幫忙查閱的資料,現在大家都已知道具體時間。
今年是公元1650年,具體日期按施招祥說的是農歷四月初八。
若按國內大明歷是永歷四年,若按滿清歷是順治七年。
國內形勢一片混亂,滿清攻陷南京后,已經再次大舉南侵,各地明軍官吏望風而降,南明小朝廷搖搖欲墜。
通過歷史資料,大家發現那位永歷皇帝朱由榔倒是還算清明,可惜手下文武派系紛爭,爭權奪利,南明實際勢力控制范圍僅剩廣西大部和廣東西部,福建沿海一帶的鄭成功殘部則基本處于半獨立狀態。
有趣的是,倒是有兩家民間武裝還在有聲有色的跟清軍激斗,一家是以李過、高必正、李來亨等人為首的闖王大順軍余部組成的“夔東十三家”義軍在川東、鄂西山區一帶堅持抗清;另一家是以孫可望、李定國等為首的張獻忠大西軍余部,由四川退入云貴高原,前打明軍、后阻清軍。
“如果我們以第三支抗清義軍的面目出現,是不是有改寫歷史的機會?”在一次會議上林嘯提出。
“你想怎么改寫歷史?”老到的陳一鳴想的比較遠,“趕走清軍沒問題,然后呢?恢復大明的統治?還是一步到位,建立新的政權?”
“也是哈,我怎么沒想到這層?一門心思只想驅除韃虜,還我中華了。”林嘯笑著自嘲道“這個問題確實得討論清楚了,大家都說說吧?”
“確實啊,大明朝淪落到這一步,不是沒有原因的。一方面,朱氏子孫枝繁葉茂人口眾多,到處占地封王,搞得王爺遍地,土地兼并極為嚴重;另一方面,士族豪紳欺良霸善,助紂為虐,搞得國庫空虛,民不聊生。可以說整個統治階級都完爛透了,這樣的朝廷,即便恢復統治,和清朝的統治又有何區別?”曹工是個內秀的人,分析明亡原因入木三分。
“既然這樣,我看還不如兩邊一起打,既打清軍又順手滅了南明,咱們干脆按現代制度建立一個新中國,那我華夏不是可以遙遙領先于世界,提前三百多年進入現代化了,哈哈哈。”年輕的孫雷說到這里自己都被逗樂了,開心的大笑起來,大家也轟的一聲樂了。
“理想確實很豐滿,可是步子邁得太大會扯了蛋。恐怕這個時代的百姓和士紳理解不了,也接受不了現代社會制度,到時候萬一統戰工作做不好就會有大麻煩,要是整個社會都把我們看成蠻族入侵,那我們不是成了眾矢之的了?我看這樣做阻力太大,時機還不成熟。”周曉杰也是個開朗的人,話說得很直白。
“我覺得周工說得也有道理,要不然這樣好不好?咱們先不做決定,走一步看一步,把回國后的事情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盡量團結南明朝廷中可用之人,以合作的方式幫助他們收復河山,這樣我們也師出有名,不會造成社會各界的阻撓;”陳一鳴目光炯炯的說道
“到了第二個階段,咱們再做選擇,要是南明王朝能夠痛定思痛,革除弊政,體恤民情,咱們就把他們當做明君,盡量輔佐;要是他們頑固不化,仍然熱衷于貪腐和黨爭,那咱們就一不做二不休,奪了鳥位,獨立自主建設新國家。”
話音未落,孫雷興奮地站起身來使勁鼓掌,眾人見狀也一齊鼓掌,并紛紛表示贊同。
陳一鳴雙手往下壓一壓,繼續說道“不過,有個問題我覺得大家應該重視,因此我提出來請大家討論。”
“俗話說人心隔肚皮,現在大家想法一致,很團結,但誰能保證以后不會有矛盾?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