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這幫突遭變故失去家庭、失去組織卻仍對自己無條件信任的兄弟,林嘯心里很內疚。
以后該和他們多相處,多交流了,畢竟他們現在不是在以前的人民軍隊里了,他不能再把他們當做部下看待了。
他們現在是真正的兄弟,是一幫失去家庭的溫暖,失去組織的關懷,外無援兵內無糧草,僅憑一腔熱血回國赴難的生死兄弟!
“好吧兄弟們,那我就和大家談談我的想法……”
吃了點虧,殺紅了眼的段正宏們對林嘯沒有打殲滅戰頗有腹誹,林嘯卻有自己的想法。
自打同何守信深談以后,林嘯就覺得有必要更改原有計劃了。
目前國內局勢一片糜爛,除去大西軍盤踞的滇黔一帶,隨著廣州的再次陷落,南明小朝廷實際掌控的地盤只有東起梧州,北至桂林的大半個廣西了,清軍兵鋒已經直指南寧,明軍殘余官兵無斗志,越來越多的百姓逃入云南,甚至遠避越南、泰國、緬甸等地。
留給穿越眾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如果再拖延下去,按原有歷史軌跡,南明永歷帝朱由榔很快被迫投靠孫可望、李定國的大西軍,被孫可望軟禁在安龍府長達三年之久。
屆時,廣西境淪陷,南明就連一個出海口都沒有了,舊港營就真的只能被動地在敵后登陸。
因此,林嘯覺得他們恐怕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平定安南了,那么只能改“平定”策略為“招撫”策略。
現在,林嘯正是希望那些喪魂失魄的越軍潰兵,回河內報信,把恐慌帶給河內,爭取以兵威迫降河內小朝廷。
至于安南的歸屬問題,恐怕只得留待國內危局解決之后再徐徐圖之了。
同時,林嘯的另一個打算,是以海防為基地,在太平江和捄江之間,建立一個至少三四百平方公里的豐衣足食的根據地,通過何守信、龔振浩等商號的人脈造出聲勢,大量吸引國內難民前來避難。
因為林嘯急需擴軍!
林嘯準備在難民中再次招兵,畢竟他們現在的兵力實在太少了,回到國內后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打開局面。
即使舊港營戰力強勁,可是打下了地盤也沒人去守的話,東奔西殺到頭來還是一場空。
至于國內的那點兒殘余明軍,林嘯根本就不指望,以明末官吏和軍閥的尿性,林嘯認為到時不被處處掣肘,就算是萬幸了。
任重道遠吶!
……
鑒于討論會總結出的問題,同時為方便指揮,林嘯決定把舊港營不到400人按后世人民軍隊的編制標準,整編為三個步兵連,每連轄三排九班。
每個步兵班含正副班長編制九人,按后世林元帥首創的三三制原則分為火力組、突擊組、支援組,每組三人,班長配備4a1卡賓槍,其余人手一支步槍。
每個步兵排轄三班,加上正副排長和一名通信員(負責司號和傳令),共30人。
每個步兵連轄三個步兵排90人,一個偵察班9人(人手配備一支4a1卡賓槍),一個機槍班9人(擬配備機槍2挺,除正副射手外,5名彈藥手人手一支4a1卡賓槍,目前機槍暫缺),司務長加炊事班8人,加上正副連長,通信員2名,連共120人。
一個步兵連,以后很可能就是一個獨立的作戰單位,林嘯準備把配置部給足,除因訓練問題,機槍尚未配備,其余裝備部到位。
余下30來人,林嘯把他們暫時編成一個后勤排,主要負責防守海防鎮,看守俘虜,以及幫助俞濟凡在新成立的野戰醫院照顧傷員。
林嘯任命特戰隊員丁帥為第一連連長;劉旭磊為第二連連長;祝俞嘉為第三連連長。
每連副連長和班排長,由各連連長物色委任,林嘯囑咐一定要用心培養這些土著基層軍官。
同時考慮到安南官軍戰象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