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啦?是不是,腳底起泡了?”老兵林嘯一猜就中。
“嗯……哎呀!”盧華輕哼一聲。
“快上車,上車吧。你沒當過兵,堅持到現在已經很厲害了。”
林嘯輕聲道,“讓醫護兵給你挑泡,包扎一下就沒事了,電臺開機后交給司徒正吧。”
“我沒事……”
“司徒正,快把盧參謀扶上馬車,叫醫護兵……然后把電臺背上,跟著我。”林嘯不由分說,干凈利落地……喊來了司徒正。
對講電臺接通后,林嘯第一個呼叫的就是何守信,那邊接話的卻是張晨楓。
張晨楓他們得到彈藥補充后,立即向城西的清軍營壘發起了猛攻,城西是清軍主力所在,有一萬多人,外圍連扎了十幾座防守營壘,他們一百多人一口氣攻破了五六座,郁林城墻已經近在咫尺。
無奈填壕溝的沙包不夠了,清軍也欺負他們人少,竟然死戰不退,不僅利用小丘、土堆和樹叢的掩護組成火槍防線,還調動火炮不斷轟擊,甚至不顧死活連連發起反沖鋒,戰況非常激烈,沒有了沙包填壕很難繼續前進。
而攻城的清軍也是不顧外圍,連續猛攻郁林城,郁林的城墻已經數處被轟塌,形勢岌岌可危。
“多帶草包!讓丁帥多帶草包啊隊長!不然壕溝過不去!”那頭張晨楓大聲的呼叫。
林嘯心急如焚,馬上呼叫丁帥,丁帥卻非常興奮地報告說“隊長,我已經率先頭連渡過鯉魚江,正急速北上,榆林城遙遙在望,已經聽到槍炮聲了。”
“好!限你十分鐘內趕到!要多裝沙包!填壕溝!填壕溝!”
林嘯記得過了鯉魚江渡口,離郁林城就只有三四公里了,
“和張晨楓匯合后,立即發起攻擊,至少要沖到城墻下,然后把敵潰兵留給張晨楓,你繞去北城,把那里的清軍給我干掉!”
“明白!”
“段正宏,你到了哪里?”林嘯緊接著呼叫段正宏。
“隊長,我就在丁帥身后,正等待渡江。”
“好,你給我聽著,緊緊跟上一營,給我把清軍的火炮部砸爛!用你的迫擊炮狠狠的轟!”
“明白!隊長!”平時嘻嘻哈哈的段正宏一上戰陣便十分沉穩。
“祝俞嘉,你營主力不必北上了,立即轉道奔赴城南,想辦法搶船過江,攻擊尚之信的大營,我要尚之信的狗頭。”
“是!隊長!”
祝俞嘉接令立即率部隊向郁江邊開去。
……
林嘯的擔心沒錯,郁林城不是岌岌可危,而是已經基本告破。
大明錦衣衛都督同知、南陽伯李元胤,率三千禁軍,依靠城內百姓的力協助,硬生生扛住了二萬多清軍的無數次猛攻,到今天已經第四天了。
此次肇慶、梧州相繼陷落,永歷帝倉皇西逃,滿朝文武擁著皇帝一路逃至南寧,沿途守將猶如驚弓之鳥,不是棄守便是獻城,永歷不得不把李元胤留在郁林,獨守行都東大門,以致李元胤陷入重圍。
李元胤使出渾身解數,搜集糧草,整頓軍械,訓練民兵,盡管士氣高漲,但由于倉促守城,城內物資極為缺乏。
尤其是糧食,只夠城軍民半個月用度,后方朝廷自身難保,根本沒有兵員和物資的支援,當清軍真正把城圍住的時候,城內只剩幾天的口糧了。
由于一開始便聽到城外有零星的槍炮聲傳來,李元胤不斷地以援軍將至來鼓舞士氣,所以能夠上陣的部七八千軍民才能夠憑著一口氣堅持到今天。
而現在,眼看援軍遲遲未至,李元胤深知最后的時刻到來了。
與林嘯的部隊不同,清軍攻城部隊沒有現代化火炮,但他們有這個時代自己的攻城利器,除了數門重達三千多斤的18磅大將軍炮以外,他們還有其它各型輕型火炮數十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