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當初孫可望受撫的引路人楊畏知一貫尊主行事,聞訊后勸說可望“‘秦’‘冀’等爾,假何如真?”孫可望嗤之以鼻,不予理睬。
楊畏知上朝痛哭自劾,言語中多有職責孫可望,遂被永歷留為東閣大學士,與吳貞毓共同輔政,可望聞之大怒,派人召楊畏知至貴陽,當面責難,譏諷楊畏知忘恩負義,楊畏知忍無可忍,脫下頭上冠擊可望,遂被殺。
錦衣衛指揮使馬吉翔是個奸佞之人,因在皇帝倉皇南逃途中十分殷勤諂媚,并獻出四千兩銀子資助困頓貧苦的皇帝勞軍撫眾,深得永歷帝以及太后歡心,以為這是個忠勤之人,賜他為永安侯,并以區區錦衣衛指揮使身份入內閣,執掌絲綸房,??善睌M,其寵信程度即便是有擁立之功的大學士瞿式耜都比不上。
一朝得勢的馬吉翔暗中結交大宦官龐天壽,兩人沆瀣一氣把持朝政,權傾朝野,并暗自投靠孫可望。
當時孫可望派出的部將是總兵曹延生、胡正國,龐天壽矯旨強行命令曹延生、胡正國與馬吉翔結拜為兄弟,結拜后馬吉翔對曹延生說“秦王功德兼隆,天命已歸,我意欲令主上行授禪事,你能替我辦到嗎?”曹延生、胡正國雖是武將,性實忠義,聞言愕然道“此國家大事,您怎么能隨便說呢?況且我等只是軍官,只懂軍事,其它不敢聞命?!?
而曹延生、胡正國一向與大學士吳貞毓關系很好,把馬吉翔的話都告訴了他,并且說道“您是朝中重臣,安危系焉,宜勸皇上駐在廣西境內,系屬人心,號召遠近,以阻奸謀?!?
馬吉翔得知后,暗中報告給孫可望,孫可望知道后暗恨吳貞毓,于是不肯出兵廣西勤王。
此次得報清軍兩路夾擊,滿朝上下一片張惶,于是永歷不得不答應賜封孫可望為秦王,同時賜封遠在昆明練兵的李定國為西寧王,劉文秀為撫南王,希望孫可望以社稷為重,出兵抗敵,保衛行都。
孫可望遣部將鄭國率兵至南寧,卻只字不提保衛行都,反而一味趁機威逼遷都安龍。
鄭國剛到南寧,焦璉與李元胤的捷報便先后傳到,簡直是喜從天降,開初滿朝上下都不敢相信,經過幾天的探聽,永歷君臣才解除了疑慮,頓時一片歡騰,于是朝中眾臣紛紛上表阻止遷都,重新收拾已經打點好的逃難行裝,準備重整河山了。
給事中徐極、員外郎林青陽、蔡綢、主事胡士瑞、張鐫等人趁機聯名具疏彈劾龐天壽與馬吉翔外結藩鎮,內弄權柄,媚及宮禁,欺妄朝廷。
永歷對加封孫可望等為王之事正后悔不已,本就對極力慫恿的馬吉翔心生不滿,知道實情后對二人弄權再也無法容忍,準備追究了。
龐、馬二人一方面求太后說情,一方面賄賂鄭國以“盜寶矯詔、欺群害良”擬罪,派兵壓陣火速擒拿了十八人下獄,欲斬吳貞毓以下十八朝臣。
瞿式耜、張同敞趕到南寧的時候,朝廷上下就處于這種風雨飄搖,無君無臣的紛亂怪相之中……
瞿式耜的突然歸來,雖令永歷帝大為振奮,然手中無兵的皇帝已然無力挽回局面,只有諭請瞿式耜速約林嘯義軍前來解救困局。
……
林嘯與何守信通完話,思忖片刻后,立即召集李元胤和眾兄弟商議此事。
鑒于孔有德清軍主力已除,北上戰事壓力不大,決定由祝俞嘉、段正宏、張晨楓等人帶領本部繼續北上,相機收復柳州、桂林及周邊州縣;丁帥的一營則隨林嘯回師南寧。
由于繳獲大批戰馬,林嘯把軍將士部改編為機動騎兵,部分不會騎馬的暫時編入各營輜重連跟大車一起走,邊行軍邊學習騎術。
李元胤禁軍則一分為二,原步軍主力部配備戰馬改為騎兵由祝俞嘉代領助攻并作為各地守備部隊,李元胤自帶一千騎兵回師南寧禁衛朝廷。
李元胤卻不愿意回南寧,經過郁林一戰,他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