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為己有。
李定國接到命令后,正左右為難,突然接到留在貴州的部下密報,劉文秀之子也秘密派人前來勸阻,李定國遂決定不予理睬,繼續籌劃與朝廷合兵事宜。
正在這時,清軍吳三桂部突然發動凌厲攻勢,劉文秀的川南所部抵擋不住,很快潰向遵義一帶,孫可望驚慌失措,正欲領兵北上,卻有一個故舊突然來訪。
來人名叫高樂厚,是一名江湖劍客,之前與可望曾有私交,其實此人即是洪承疇身邊那位神秘的丁先生手下,此行是奉命特來說降孫可望的。
孫可望從他口中得知清軍有數十萬之多,且以重兵突然襲擊,已呈不可阻擋之勢,盲目出兵就是自尋死路,高樂厚又取出洪承疇密信,信中承諾只要他答應投誠,豎起反明大旗,清軍便駐足遵義,許他保留滇黔地盤。
若是他能夠反戈一擊,主動出兵廣西活捉永歷,那更是大功一件,定向清廷保舉賜封他為“義王”,面對如此優厚的條件,孫可望便起了降清之心。
大丈夫戎馬一生,所求無非就是榮華富貴、封妻蔭子,既然南明小朝廷如此勢弱尚不把他當回事,竟然拋開他私下欲以李定國為尊,那他何嘗不能翻臉,這也算不得他孫可望無情無義了吧?
在高樂厚的慫恿下,孫可望狠下心來,命令主力迅速東出,靠大炮轟城,只幾天就擊潰李元胤的駐軍奪下了百色,一路連夜追擊再無阻擋,次日午時便已兵臨果化鎮。
……
他正想著,便見鄭國策馬前來,離得老遠便抱拳道“王爺,前方十五里處便是果化了,探得明軍李元胤部于城外兩里結陣,約有三千余人。”
孫可望聞言笑了笑,輕蔑道“這個李元胤倒還懂點用兵之道,不似其他明軍,只知一味守城。”
鄭國聞言也笑著附和道“自從有了紅衣大炮,明軍以前的守城戰術便已失靈,他們難道不知道一旦城墻被轟毀,便成甕中之鱉了嗎?還不如列陣城外與我野戰。”
“野戰?就憑他們胯下的滇馬,便能擋住我精銳騎兵的沖擊?”
孫可望聞言笑了笑,“給你兩個時辰,你能擊潰他們嗎?”
鄭國聞言愣了愣,隨即抱拳叫道“標下愿率兒郎們取下果化,獻與王爺!”
孫可望馬鞭直指前方“去吧,注意傷亡,還要留著力氣打南寧那。”
“是!”鄭國應了一聲,催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