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城門洞一看,守在城門附近的,除了一個小旗的明軍十多人外,就剩郭景云連的炊事班五名戰士,外加帶隊的司務長了。
李元胤一見情勢危急,便命兩名親兵把自己抬入城門洞內,做好了殉國的準備,作為最高統帥,此時此刻絕不能退縮,唯有以死報國而已。
那名司務長一看城墻失守,李大人又幾乎孤身一人守在這里,連忙招呼戰士們準備迎戰。
這名司務長,姓名不詳,平時大家都叫他龍哥,與郭景云一樣也是林嘯從淡馬錫解救下來的豬仔之一,平時沒什么脾氣,一直笑瞇瞇的待人和藹,獨自一人的時候還愛哼幾句小曲,大家都戲稱他為“快樂的龍哥”。
因年齡偏大又受過腿傷,因而郭景云想讓他退出作戰部隊,不料這龍哥卻死活不愿離開,問其原因只說老家已無親人,了無牽掛的他只想和戰友們在一起,郭景云心一軟便同意了他暫時留下。
龍哥待得那撥沖過來的叛匪奔至只剩三十來米的時候,一聲令下,六個人六枝自動步槍,只一個齊射便把那二十多人撂倒在地。
不料,后面緊接著涌進來的又一隊百來名叛匪聽到槍聲,不僅不退卻,反而像嗜血的蒼蠅一般一齊向這邊殺來。
因所有彈藥已經部運上城頭,這些炊事班戰士甚至把自己的那份備用彈匣也送了上去,每名戰士僅剩槍里的一個彈匣了。
一個彈匣很快打完,敵人被擊斃近半,剩余的人卻殺紅了眼,槍聲一停便爬起身來嗷嗷叫著舉刀撲上前來。
背后就是城門,決不能被打開!城墻的豁口,畢竟還留有一定的阻礙,城門一旦洞開,那就完了!
況且,城門洞內,還有一位身負重傷的大明侯爺!
龍哥見敵人來勢洶洶,咔嗒一聲刺刀插入卡槽,怒目圓睜大吼一聲“上刺刀!殺!”
“殺!”
下一刻,六名戰士,手持鋼槍義無反顧地向著十倍于己的敵人沖了過去。
身后,十來名明軍也熱血沸騰,緊緊跟隨,李元胤身邊僅余的兩名親兵,也緩緩抽出長刀,一左一右護在他的座椅旁。
林嘯手下的這些炊事班戰士別看人少,戰斗力卻一點不弱。
由于長期艱苦的訓練加上優良的伙食,林嘯隊伍中,每一名戰士的體能在這個時代都能傲視群雄。
狹路相逢勇者勝!
只見他們猶如猛虎撲食一般撲入敵陣,手中鋼槍忽刺、忽挑、忽砸,一套刺殺動作干凈利落、所向披靡,直殺得十倍于己的數十名叛匪連連后退,不斷有人慘叫著倒地。
身后的十來名明軍步卒見狀也精神大振,勇敢地在他們兩翼與匪眾殺成一團,一時間,近百人的叛軍,竟被十多個人殺得哀嚎連連,余眾一路逃至了離城門數十米開外的豁口處,再退,就得從豁口重新逃出去了。
(提問太平天國起義的爆發地,在明末時叫什么地名?從今天開始取答對的前二十名為獲獎者,雨露均沾比較好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