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指出的是,作為一個極度渴望挽救朝局,極其重視西學研究的皇帝,崇禎還是可圈可點的,同時也說明,明朝政府對世界科技發展進度和地理知識都是相當了解的。
而大搞愚民政策的滿清時期,不僅民間創造力被嚴重扼殺,而那些經科舉選拔出的各級官吏,除了搖頭晃腦吟詩作對外,也是一個賽一個的低能。
作為“康乾盛世”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的張廷玉居然不知道“佛郎機”在哪里;道光皇帝不知道英國在哪里;光緒時期的權臣徐桐不相信“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存在……實在是愚昧無知到了可恥的地步!
可以說,這一段可恥可悲的歷史,對于整個華夏民族影響之深遠,時至今日,仍深受其害。
若非清朝,琉球群島怎會被改名為沖繩?若非清朝,寶島臺灣怎會被日本占據數十年,生出那么多的日遺綠娃來?若非清朝,美利堅又怎會有機會把寶島當做中國人的緊緊捏在手里,稍不順心便狠狠來一下?
……
不料,林嘯的話音剛落,楚芳卻一下蹦了起來,失聲道
“哎呀總指揮,你是說土豆?這……可是要二錢銀子才能買一斤的,一般百姓哪個吃得起呀?”
“啊?”
一旁的祝俞嘉一聽也有點懵了,土豆,不就是馬鈴薯嗎,怎會這么貴?
林嘯也有些疑惑,不過他很快恍然道“這個,恐是物以稀為貴吧,以后只要種的人多了,一定會很便宜的,你只需告訴我,眼下哪里有得種,我買種子去。”
“這個,倒是曾聽家父提起過,據說福建沿海,還有瓊州一帶有人種植,只是確實很少見,故此販運過來便很貴了……還有,這東西并不好吃,買來做菜吃的人不多哪,怕是……沒人愿意種啊。”
“嗯,我知道了,過幾天我便叫人去購些種子來,先讓大家在山坡荒地上嘗試種一些,也不會耽誤種稻子。總之,土豆一定要推廣……至于好不好吃,這要取決于做法了。”
林嘯知道,土豆和番薯都是切成塊就可以種植的,根本不需要什么技術,只要有了種子,那么最遲到明年,便可以大規模推廣了。
至于這個時代的有錢人吃不慣,窮人又吃不起,林嘯覺得根本不是問題,只要大面積推廣種植,很快這玩意兒就會比大米便宜多了。
這個時期,盡快提高糧食的產量,填飽大家的肚子才是王道!
到一定的時候,只要豆油、肉類等其他物產也豐富了,自然會生出各種好吃的做法來,怎么做才好吃,來自后世的林嘯不要太熟悉,什么土豆燒牛肉啊,薯片啊之類的瞬即在他腦海閃過。
吃的問題有了思路,林嘯便想起了另一件事
“還有,待擴軍后,你們需要在武岡留下一部分人,在此押著俘虜開礦,我聽祝團長說,茅坪有一個小鐵礦和一個小銅礦,而武岡,則有個大煤礦,以后這些都歸我們了。”
“明白,到時候,我們把遂寧的俘虜也押過去,可不能讓他們白吃飯。”楚芳自然知道打造兵器需要金屬。
“好,下面,我和諸位談談下階段的戰役總體設想。”
林嘯把大家引到地圖前,邊指點便說道“此次清軍兵分三路,采取的是西攻東守之策,那我便將計就計,來個西守東攻……”
“西路,地形復雜,易守難攻,我打算讓他們來攻;東路,他們采取守勢,那我便進攻……此番,我既要用我的盾試試他們的矛,又要用我的矛戳破他們的盾。”
“那我們中路呢?是攻是守?”袁佐才目光隨著林嘯的手勢在地圖上游移,沒看到林嘯指點他們這一帶,便有些疑惑。
“中路,當然也要攻。”
林嘯微微瞇了瞇眼,惡狠狠地說道“他們不是分三路嗎?如今咱們兵強馬壯,老子要分四路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