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福不認識林嘯他們,但李涵之這位駐軍長官他已見過多次,看到李涵之笑嘻嘻地陪同一位身穿官服的年長者和幾名年輕軍人正要進來,慌忙陪著笑急奔過來行禮。
“李大人來啦……小民見過大人們,快里面請……”
包福躬身笑著說道,他老婆跟在身后,雖不敢說話,卻也滿臉堆笑地福了福,算是施禮了,她也看出來這些來人個個氣度不凡,肯定都是大人物。
“老爺子,這位是瞿閣老,瞿大人……這位是琴川侯林大人,今日順道過來學館看看。”
“啊,草民拜見瞿……大人,拜見侯爺。”包福聞言急忙要跪。
林嘯連忙上前一把托住,溫言道
“哎,老人家快快請起……我等今日順路過來看看,一會就走,不必拘禮。”
“是是是,大人們請……要不要草民去請先生們過來拜見各位大人?”
“不必了,”一旁的瞿式耜忙擺手說道,
“我等就是隨便轉轉,就不打擾各位先生授課了,你只管忙去吧。”
“是,大人們請,草民退下了。”
包福見狀退后一步,恭敬地躬身應道。
進得校門,林嘯他們陪著瞿式耜,一路走走停停,沿麻石大道向后緩緩行去,順道拐進了前排空著的教室,看到里面都是青石鋪地,桌凳整齊,窗明幾凈,瞿式耜不時贊許地點頭。
看到講臺前面墻上掛著的一塊干干凈凈的黑板時,瞿式耜饒有興致地上前拿起一支粉筆,沉吟片刻,在黑板上試著寫下了幾個字——“朝聞夕死!”
“朝聞夕死?”
林嘯低聲咕噥一句,不解地望向瞿式耜。
這位瞿大人一手字寫得是真好,可是,這位學富五車的督師大人寫什么不行,卻偏偏挑了這幾個字,這意思雖好,可這死啊活的,總覺著有點別扭啊。
這幾個字,出自《論語》,是“朝聞道,夕死可矣!”的簡略用法,林嘯是知道的,大致意思是,若是早晨得知真理,哪怕要我當晚死去,也死而無憾了。
可用來勉勵莘莘學子發奮苦讀的古訓有很多呀,哪怕寫些諸如“三人行,必有我師!”、“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或“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等等話都比這更吉利呀,林嘯忍不住內心腹誹道。
“這粉筆寫字,可比毛筆難寫……”
瞿式耜退后一步,放下粉筆笑呵呵地說道,扭頭見到林嘯那古怪的表情,心中便猜出幾分,于是微笑著緩緩道
“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可不僅僅字面意思那么簡單……道者,知也,死者,行也……知行合一,是陽明先生心學的精髓,此話雖是古語,然以陽明先生的理解,正可謂道出了‘知’和‘行’的關系……
為大義而死,千百年來激勵了多少仁人志士,為國家民族的生死存亡,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后繼,我華夏脊梁才從未斷裂……
前者有我太祖先皇帝振臂一呼,驅除韃虜復我中華,我漢人兒郎人人奮勇,才把蒙古人趕出了中原,眼下,我輩復又面臨國家的生死關頭,豈能不義無反顧,從容赴死?”
原來如此,老先生這是在借機表明心跡啊!
林嘯恍然,自嘲地笑了笑,拱手應道
“是在下愚鈍了,大人高義呀……還記得前幾日,在元伯兄的墳頭,大人曾說過‘生死小事爾’,在下當時還不很明白,今日聽得大人一席話,才稍稍悟得其中的內涵啊。”
“將軍過謙了,”
瞿式耜淡淡一笑,“你等不遠萬里,自海外歸國赴難,以一己之力抗擊韃子悍兵,正是知大義而勇往,是真正知行合一、行勝于言……老夫自愧不如哪!”
呃……原來還是在夸贊我們?
“不敢當,不敢當,大人謬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