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雖說新教材還沒到,但盧華僅憑講義就已給他們上了三天算學課。
這些年齡偏大的學生們,與那些還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不同,他們已經隱隱約約的感覺出,此地被這支與眾不同的軍隊占據后,是不大可能像別的明軍那樣輕易退卻,讓此地再次落入敵手了,而招他們來讀書,一定是以后有重要的事需要他們去做。
即便不會立即讓他們去做官,也必然是薪酬遠高于一般人的職位,從一個普通士兵拿到的軍餉來看,這幫人是絕不會虧待真正肯用心做事之人的。
因此,學生們不僅帶著新奇,其內心也很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都認真做著筆記,用心練著例題,從認識阿拉伯數字開始,利用以前學過的一些簡單加減法,已經會用阿拉伯數字簡單的列式計算了。
說起來,阿拉伯數字其實很早就傳入了我國,大約是十三世紀宋末元初時期吧,就從歐洲傳進來了,但由于我國古代有一種數字叫“算籌”,用起來同樣比較方便,所以當時的官府并未認識到阿拉伯數字在運算方面的巨大優勢,沒有及時的推廣運用,民間幾乎無人知道何為阿拉伯數字。
直到二十世紀初,隨著我國對外國數學成就的吸收和引進,阿拉伯數字才在我國開始慢慢使用。
盧華覺得既然上天給了他改寫歷史的機遇,那她怎能把它糟蹋了,哪怕從后世的小學數學程度開始教,三年下來也能掌握大部分的運算法則,以及最簡單的幾何定理了吧?
另外,盧華認為一些簡單的科學道理,以及粗淺的機械原理,并不需要太高深的數學支撐,因而本著知行合一的原則,在學習數學的同時,她決定開設一點科學課程。
今天的科學課,是第一節,盧華已經把實驗器材準備好,她打算先給從未學過此類課程的學生們做幾個實驗,以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學習積極性。
當初接到任務的時候,心思細膩的盧華就從“陸豐號”海輪和倉庫中找了一些新奇玩意帶到了欽州,打算作為實驗器材。
科學課是在實驗室上的,盧華趕到的時候,一個中級班的四十多名學生早已等候在那里。
師生見禮后,盧華就開始了她的講課,今天她準備了三個小實驗。
“同學們,下面老師要做的,叫做科學實驗,請大家仔細觀看,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再思考一下這是為什么,想不明白的可以討論……下面老師開始第一個實驗。”
說完,盧華從口袋中取出一塊潔白的絲質手帕,展開后高高揚起,讓學生們看清楚,上面什么也沒有……
緊接著,她又拿起講臺上的一個瓷瓶,打開瓶塞,往旁邊的一個空瓷碗中倒了一些“清水”狀的液體,把手帕浸入液體中后,她又點燃了旁邊的一支蠟燭,然后用一個夾子夾起瓷碗中的手帕,輕輕擠干“水分”后移至燭焰上方……
學生們看到,那塊手帕上頃刻間便竄起了很旺的火苗……
這時,盧華輕輕左右搖晃著手帕,直至火焰熄滅,最后,那塊手帕在她那雙白皙而小巧的手上輕輕展開……神奇的一幕發生了,盧華手中的手帕,不僅沒被燒壞,甚至依然潔白如故!
“轟!”驚喜的叫聲響成一片……
盧華只是笑了笑,沒做任何解釋,緊接著開始了第二個實驗。
只見她又從抽屜中取出一個不知從哪里找到的一個小口薄瓷瓶,另一只手掌中,出現了一只剝了殼的熟雞蛋。
當她把雞蛋輕輕放到瓷瓶口的時候,所有人都看清了瓶口太小,雞蛋被卡住了,掉不進去。
可是,盧華下面的表演,使學生們大為疑惑……
只見她取下雞蛋,拿起瓷瓶放在那支蠟燭的火焰上翻滾著加熱,一小會后,重新把瓷瓶直立在桌上,雞蛋重新放了上去……
下面發生的一幕,使得所有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