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剩不敢逃跑的縣令,指揮著三班衙役,強行組織了五百多名城中青壯,手持各式兵器,裝模作樣地守城。
那數百青壯本就是強招來的烏合之眾,加上聽到來攻的是明軍而不是強盜,哪個還愿意為韃子的官府賣命,因而早就人心浮動,一夜之間就匿走了一小半。
馮素琹一聲令下,大軍圍城,還沒開幾槍,城頭的青壯還沒嚇跑,那些衙役倒已先逃走了一大半。
縣丞和主簿都是本地人,兩人見狀一合計,冤有頭債有主,干脆把那上峰派來的縣令捆了,開城投降!
兵不血刃拿下新喻,那三百多名青壯鄉民,竟然強烈要求當兵報國,還點名要求加入軍容最為齊整的獨立營。
馮素琹大喜,原來這個地方的百姓仍這么心向大明呀,正求之不得呢!
之前,林嘯可是囑咐過她,官軍靠不住,每到一個地方,一定要做好宣傳、發動百姓,讓他們見識到新軍的與眾不同,最好每地都招一些子弟兵入伍,這樣,他們的家屬不僅生活有了著落,自然因親情而心系大明了。
于是,經過甄別,馮素琹不僅答應把他們招至麾下,還干脆在城中張榜招兵,結果一下子招收到了六百多名新兵,當新兵們聽說這支新軍的軍餉,每月竟有五兩現銀時,自然喜出望外,歡天喜地。
第三天,馮素琹便帶著大軍繼續北上,直奔瑞州府的上高縣而去。
因新喻離袁州府(今宜春市)很近,袁州府又離湖南清軍重兵駐防的醴陵不遠,馮素琹便留下了一千明軍駐守,監視湖南方向清軍的動向。
同時,謹慎起見,她留下了一個排的獨立營士兵在此協防,順帶正好日夜訓練那些新兵。
真打起來,這一個排的戰士,比那整整一千明軍要管用,有他們在,即便清軍突然圍城,堅守到大軍回援問題不大。
大軍一路北上,有了新喻縣的經驗,馮素琹心里就有了底。
果然,整個瑞州府,上高、宜豐、高安三縣,與新喻大同小異,幾乎零傷亡克復三縣。
馮素琹照方抓藥,同樣在這三地大張旗鼓地張榜招兵,結果在每個縣都招到了數百本地子弟。
一路凱旋,不僅繳獲頗豐,還意外的在宜豐城外繳獲了數百匹軍馬。
原來,因宜豐三面環山,城外到處都是草木茂盛的山坡,清軍在此地搞了個小小的牧馬場,三十多名清兵看管了五百多匹軍馬,宜豐城內的清軍守備逃跑時,慌亂之下竟忘了通知牧馬場。
馮素琹自然輕松笑納,一個排的戰士,只一個沖鋒,便殲了這幾十個牧馬韃子。
(提問劉旭磊攻城,祭出了哪種超級武器,一下子就把南昌城門轟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