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林總,預計明天天亮,就可以到達高州的電白縣水東港一帶了。”方宇春小聲應道。
“哦,我問過了,明天上午,我們將到達電白縣一帶,”
林嘯確認后,對著話筒大聲道,“怎么,難道你小子要在海邊等我?”
夏博敏聞言卻輕聲笑道“你還真說對了隊長,你和方艦長說說,讓他加快一點航速吧,爭取明天傍晚趕到下川島可好?我在那里等你。”
“嗯?……”
林嘯聞言啞然,隨即沒好氣的說道,“你小子,不去前線指揮,來海邊干嘛?”
“不是說有驚喜的嗎,我可幫你收了一員猛將!”
夏博敏興奮地大聲說道,“再說了,我的前線指揮部,本來就在附近的新會城呀……”
“猛將?”
林嘯嘀咕一聲,滿臉的疑惑,這小子,搞的什么鬼名堂?難道,他又收編了哪支抗清義軍?
“具體情況明天見面再說吧,你讓他們注意觀察,到了下川島就進港,看見插滿旗幟的碼頭就靠岸,我們在那里迎接你。”
……
夏博敏的葫蘆里到底裝的什么藥,直到第二天傍晚,謎底終于解開。
當“欽州號”緩緩駛入下川島南澳港的時候,只見港灣內停滿了大大小小的戰船,足有數百艘之多,碼頭上插滿的彩旗迎風招展,其中一面大旗上一個斗大的“明”字隱約可見。
“欽州號”鳴笛靠岸的時候,岸上早已鑼鼓喧天,人聲鼎沸,只見身材高大的夏博敏一身戎裝,英姿勃勃地挺立在碼頭之上。
他的身后,除了涌著一些身穿同樣作訓服和別致頭盔的部下之外,赫然還跟著幾位頭戴烏紗、身穿公服的大明官員,正望著眼前這艘一千多噸的巨型戰艦嘖嘖贊嘆……
剛進港灣,艉樓內的林嘯就舉著望遠鏡,遠遠打量著這兩個陽光充足、風光迷人的海中大島。
說是大島,當然比不上臺灣島和海南島辣么大,但比起香港、澳門一類的小島,卻確實要大得多了。
上下川島,是隸屬廣州府新會縣(今臺山市一帶)的兩個海島,兩島陰陽相濟,隔海相望,相距僅幾海里,其中上川島內森林茂密、獼猴成群;下川島則椰林成群、碧波萬頃。
素有“南海碧波出芙蓉”之稱的上川島,形狀宛如一只跳躍起舞的海獅,是廣東沿海最大的島嶼,以山峻石奇、波濤澎湃而聞名;而下川島則神似一只展翅飛翔的海鷗,以海灣平緩、溫婉秀麗而見長。
兩主島周邊還環繞著二十多個小島,總面積約有兩百多平方公里,長長的海岸線外,海水清澈,天然海灘上,沙粒晶瑩,四季如春,風景迤邐。
林嘯上岸后才得知,眼下,這兒是明軍陳奇策部的抗清根據地。
事實上,由于信息極為不暢,就連瞿式耜都不是很清楚,自從廣州二次陷落,永歷朝廷逃往南寧后,仍有一部分明官明將,在廣東沿海一帶堅持抗清。
其中,原守備廣州的杜永和部乘船渡海撤往瓊州,這個瞿式耜是知道的。
但在海中,有上下川島的陳奇策部水師,陸上,則有文山村一帶的連城璧和王興部,仍于艱苦卓絕中,積極聯絡各地義軍,在敵后與清軍竭力周旋,這些情況,焦頭爛額的南明朝廷當時尚不太清楚。
林嘯上岸后,夏博敏就在碼頭上,興奮地將幾位明將引見給了他和瞿式耜。
一番寒暄后,在眾人的簇擁下,便進入山寨議事廳落座,經過細聊,林嘯終于逐一搞清了這幾人的來龍去脈。
第一位是連城璧,時任左副都御史,四十來歲,相貌清奇,崇禎年間做過順德知縣和陜西道御史;隆武二年出任廣東巡按,輔佐王化澄整備軍務;永歷三年,明廷命連城璧以副都御史督兵出江楚抗擊清軍;永歷四年八月,欲召其為刑部右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