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的城市格局,和中國傳統(tǒng)城市完不一樣,反倒有些西班牙小城的味道,總體結(jié)構(gòu)比較松散。
整個城市,起初就是由碼頭開始,一點一點往外擴展起來的,海邊不僅沒有城墻,就連關卡都沒有,一上碼頭,便算進了城。
遠處,依山而建的城墻斷斷續(xù)續(xù),許多地方只是豎了一道鐵制柵欄,用來隔離城外那幾個仍由華人百姓居住的小村落,有些房子直接建在了海邊崖壁上,構(gòu)成一道天然屏障。
唯一一座城樓樣的建筑,就在半島最北端的陸地通道——關閘。
看起來,與中國人習慣在城市四周筑墻不同,葡人的城防,是點式防守,陸上主要依靠幾座炮臺,海上,則依賴艦隊。
葡人管理城市的方式,也與中國人不同,林嘯他們從碼頭上岸后,并未發(fā)現(xiàn)有軍警前來盤問,看起來,各色人等進出這個城市的自由度很大。
現(xiàn)時代的西洋人,對殖民領土的要求還沒后來那么強烈,只要不妨礙他們弄個據(jù)點大把賺錢,他們才懶得管你。
當然,殖民當局只有幾百人的駐軍,人數(shù)實在太少,也是管理寬松的一大原因,許多事實在管不過來。
整個城市不大,以一條十字大街為城區(qū)的核心,十字大街的交叉路口建有一座高大的教堂,街道上雖說還沒什么像樣的公共設施,但規(guī)劃得還算整齊,路面也顯得比較干凈。
沿街的建筑,多半是伊比利亞式的小樓,底樓都帶有門廊,墻壁刷得雪白,從街道上可以看到沿街的窗戶都關著百葉窗。
至于街上的的行人,那更是極有殖民地城市的味道葡萄牙人、中國人、黑人和混血人應有盡有,居然還有許多日本人,多半穿著仆役的號衣在葡萄牙主人的前后奔走。
此時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在整個東亞和東南亞,很多都雇用日本人充當仆人、工匠和水手。
另外,還有一些膚色黝黑、頭發(fā)蜷曲的人物,看起來像是阿三,賊眉鼠眼,長相干瘦的東南亞土人也有不少。
街道上熙熙攘攘,頗為熱鬧,有騎著馬游蕩的貴族,有坐著兩人抬的轎子、戴著面紗的貴婦人,后面緊跟著打傘的黑奴,即使在遠離祖國萬里之外的殖民地,她們還是保持著原來的派頭。
至于各種膚色,衣衫襤褸的水手,自然也是街上一景,他們個個醉醺醺的,在街上東倒西歪,腰里卻大多別著短銃或短刀,偶爾巡城經(jīng)過的治安人員也不大搭理他們。
那些大戶人家門口,則坐著穿號衣拿藤條的仆役,看到有喝醉的家伙企圖亂闖,就狠狠的給他一下。
一行十多人,慢慢往內(nèi)陸前行,沿著主街道走到十字路口,拐了個彎繼續(xù)走了不遠,就發(fā)現(xiàn)街上的白種人少了,街道也開始變得中國式了。
李濤低聲提醒林嘯,他們已經(jīng)來到了澳門的中國人聚集區(qū),杰克李的商鋪就在前面不遠了。
林嘯發(fā)現(xiàn),有幾個穿著黑色號衣的人一直在后面默不作聲的跟隨著,大概是本地的治安人員。
看樣子,他們或許注意到這一股著裝古怪的武裝人員,并不敢輕舉妄動,但一定有人去向葡萄牙主子報信了。
為了防止意外,林嘯決定留下幾個特戰(zhàn)隊員在十字路口附近警戒,其余人繼續(xù)往前走。
這里與海邊那條街道不同,沿街到處都是懸著各式各樣匾額的字號,以經(jīng)營生絲和絲綢的店鋪為多,也有許多瓷器莊。
還有一些字號鋪面精致,門口有青衣小帽的伙計迎送,卻看不出賣的是什么貨品。
正東張西望間,忽然有家字號里奔出來個小伙計,躬身賠笑向李濤施禮,說是東家有請,林嘯抬眼一看,原來眼前這家,就是“寶泰”商行了。
一大群人都進去既無必要又不方便,林嘯決定,自己陪瞿式耜和李濤先進去看看情況,張晨楓則帶著其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