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旦被他偵知攻占北門的明軍只有區區幾十人,一定會調兵遣將前來反撲的。
只要天一亮,一場惡戰在所難免。
雖說在段正宏眼里,來再多的韃子都不怕,說穿了都是來送人頭的,但眼經此激戰,手頭這點彈藥怕是不太夠了。
第二件事,便是那個被他派往城東的二營三連,不知咋樣了。
不料,剛剛想起三連,城東方向就傳來了陣陣激烈的槍聲。
段正宏連忙舉起望遠鏡,向著黑漆漆的夜空望去……
……
此刻,三連正在城東,一場遭遇戰剛剛打響……
由于早在白云山腳便轉道向東,所以他們沿著山路繞道而行,一直要穿過整座山后才能沿山腳南下,走了許多冤枉路。
連20多人,人人背著戰術背包,風塵仆仆一路急趕,直到天黑,才終于趕到廣州城外東北角的一處土崗,直至現在還沒來得及吃晚飯。
一名隨軍向導報告說,此地叫做紅花崗(即后世的黃花崗,作者注)。
“離了此地,往前再走不遠便是護城河了,沿著護城河外的大道,只需趁夜疾行五六里,便到大東門了。”
在紅花崗上的一片林子里,那名向導對三連長說道。
三連長名叫龔鐵牛,他就是當初林嘯在安南招收的,“隆盛商行”老東家龔振浩的五十個家丁之一。
那五十個家丁,本是龔振浩收養的孤兒,都自幼習武,也大多識字,是以,他們在討虜軍中成長得很快,現在許多人都擔任了班排長的職務。
其中,年齡最大、武藝最好的龔鐵牛升職最快,眼下已擔任悍將夏博敏麾下的主力連隊的連長。
“大人,前面俱是一馬平川的田野,再無可以隱身之處,”
向導小心翼翼地建議道,“是否先讓軍爺們吃點東西再走?”
“好,那便在此地稍作休整,開飯。”
龔鐵牛聽從向導的建議,下令連原地休息半小時。
戰士們一坐下便抓緊時間喝水吃干糧,龔鐵牛也趁機帶著向導和偵察班下山,前出探路。
據向導介紹說,大東門其實地處廣州城的東南角,離珠江已經不遠,護城河外,有一片人口密集的民居,因水陸交通方便,那里有個不小的集市。
自韃子占了廣州后,民間物資緊缺,尤其糧食被管制,糧價奇高,一些不法奸商勾結韃子在此地高價售糧,久而久之,那里便成了黑市,一到夜間,反而比白天熱鬧,各色人等川流不息。
黑市附近不遠處,就是韃子的東校場,校場的面積很大,但平時只有少數人駐守,兼管黑市的治安。
龔鐵牛覺得,想要攻打東門,必須先拿下這個校場。
是以,他想先去看看,再決定如何下手偷襲。
不料,剛走出不到三里地,他們便遇上了一隊迎面而來的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