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軌道。
按雙方協議,張同敞的明軍暫時進駐吉安、南安和贛州等贛南三府,籌足糧草后再開拔東征,首先光復湖東地區的饒州、廣信、建昌等地,隨后再在劉旭磊一個主力營的配合下,尋機向南直隸的徽州、池州進軍。
按林嘯的設想,把半個南直隸讓給這支官軍就差不多了,就讓他們在安徽一地發展,同時協守一段江防。
然而,或許是朝廷早有交代,或許是明軍將領的痼疾使然,張同敞進駐贛南后,一旦糧草稍稍有了著落,便即刻打起了增編擴軍的主意。
憑心而論,也許張同敞的想法也沒錯,作為眼下朝廷能自主控制的唯一一支軍隊,在條件許可時,第一個念頭總是希望擴充實力。
要不然,待到殺至廣袤的中原地區,在滿洲韃子的鐵騎面前,區區三萬部隊能干什么?
要知道,事到如今,傻子都能看出來,琴川侯手里的新式火銃,是不可能送給官軍的,沒了火力優勢,朝廷能做的,唯有擴張兵力一途了。
無論目的如何,結果就是,不到一個月,張同敞就擴招了兩萬余新兵,兵力總數猛增至五萬多人。
然而,張同敞此舉,不可避免的引起了連鎖反應。
那就是,駐守贛北的宣國公焦璉聞訊后,也匆忙擴軍。
事實上,南昌之戰,焦璉所部損失慘重,眼下,他的兵力總數已下降至一萬六千多人,扣除傷兵和雜兵,真正能上陣廝殺的,大約只有萬把人,其中還有三千余人借給了馮素琹。
因此,還在南昌養傷的焦璉,聽聞張同敞有了五萬人,就迫不及待的下令招兵擴軍。
這個命令,正合他手下兩員小將的胃口,是以,這兩個小家伙二話不說,擼起袖子就干。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倆就在贛北各府一口氣征召了三萬多人,其中,僅僅鎮守袁州府城宜春的小將白英,就在袁州府,以及鄰近的臨江、瑞州等地招收了兩萬人之多。
這樣,加上本來的一萬多精銳,焦璉所部也猛增到了五萬之眾,后勤壓力一下子翻倍都不止。
這樣一來,問題就嚴重了。
短短一個月,兩支明軍的總人數就不下十萬,雖說江西是個農業大省,但畢竟剛剛經歷戰火的洗禮,人口基數十存六七,哪里還養得活這么多的兵丁。
面對焦、張二人的惡性競爭行為,劉旭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眼下,他自己擴不擴編倒在其次了,關鍵是,即便不打仗,江西的糧草也會很快消耗完。
? ?感謝“街燈下的回憶”、“雪碧月海”的打賞!謝謝親們!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