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五章青霉素
當然,祝俞嘉也并非所有事情都一帆風順。
在林嘯授意下,他屢次派人前往鄂西的茅麓山深處,聯絡正在那里獨力抗清的李來亨“夔東十三家”,卻遭到了拒絕。
祝俞嘉很有耐心,為了增加親和力,又由楚芳出面派出了幾撥人,通過口頭和書函,多次表達了聯合抗清的愿望,結果,派去的人部吃了閉門羹。
最后,楚芳的二當家、副團長袁佐才親自前去當說客,這才好不容易被接見,但一番深談下來,李來亨還是婉拒了合作的請求,更不用說接受整編了。
對于這個結果,祝俞嘉頗為不滿,但林嘯卻勸他不要心急,因為他理解李來亨的苦衷。
首先,就在三年前,那個野心家孫可望,竟然因同樣受撫的高必正說了句公道話,而悍然圍攻李自成余部,由貴州入蜀的高必正、黨守素、賀錦、李來亨等大將中,名將高必正等人均慘遭屠殺,只有李來亨一人力戰逃脫。
是以,經此慘痛教訓,李來亨必定對朝廷和任何軍閥心存戒心,不拿出必要的誠意,他是不會再輕易相信他人了。
其二,李來亨所部的茅麓山根據地,處于荊州府最偏僻的興山縣境內,從地理位置來說,已經處于原始封閉的神農架高山深處,與討虜軍的勢力離得還遠,清軍也暫時無暇顧及。
所以,眼下李來亨所受壓力不大,正放手擴張根據地,在方圓150余華里的根據地實行屯田自給、與民休息的政策,因而深得民心,百姓都稱他為“小闖王”,暫時確實沒有投靠誰的需要。
其三,雖然他關懷山中百姓疾苦,極有人格魅力,但也并非一言九鼎。
目前與他合作的眾將中,有一個生性多疑善變之人,此人便是與焦璉結下很深梁子的郝搖旗(曾受撫并改名郝永忠)。
因李來亨與郝搖旗是合作關系,所以,為防止分裂,每遇大事李來亨不敢專權,須得征求郝搖旗等人的意見,而郝搖旗早已明言棄朝廷而去,寧愿占山為王也不愿再做官軍。
因此,林嘯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在形勢明朗前,不妨暫且先等等。
……
林嘯的第五個決定,就是電告遠在安南海防的肖凱峰,讓他極力游說北朝鄭納虎集團,盡快發起征討南朝的戰役。
最近,林嘯得到一些前去占城購糧的人送來的情報,安南南朝的阮家,一直在騷擾欺凌占城國,大有一舉侵吞占城的趨勢。
數百年來,占城國一直是大明最馴良的屬國,但國小人少,無力抵擋,不出所料的話,南寧朝廷應該收到了占城國主的求援書,只是,不知小朝廷那幫目光短淺之輩會怎么處理此事。
林嘯可管不了小朝廷怎么想,既然阮家不安分,那么好吧,機會來了,師出有名!
“你想要占城,我就要你的命,以及你的糧食!”
在林嘯的計劃中,此戰之后,南朝的地盤可以暫時劃歸北朝鄭家,但占城,就是我大明的了。
安南與占城,都是糧食產地,沒什么說的,撇開別的因素,眼下國內急需大批糧食救命!
如果此戰得到的糧食還不夠,那么,林嘯打算趁機屯兵占城,向周邊的真臘(今柬埔寨)、暹羅(今泰國)、寮國(今老撾)、緬甸以及滿剌加(今馬來西亞一帶)等地強行購糧。
宗主國有難,作為大明屬國,你們自己看著辦!
聽話最好,不聽話?那就別怪我提前動手了!
在林嘯的計劃中,大明重新崛起后,這些東南亞屬國,最好的結局就是當個馴服的藩國。
最不聽話的,直接蕩平!
正因如此,林嘯令丁帥的第一團火速返回欽州,其中就有隨時支援肖凱峰的打算。
……
林嘯的第六個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