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四章備戰之繁瑣
林嘯決定一步到位,在這些地區,直接組建他們自己的地方政權,大面積實行“打土豪,分田地”的土改工作。
眼下,借用“反清復明”的大旗,他們穿越眾已經順利獲取了合法身份,得到了祖國百姓的認可,那么,時至今日,不擇手段、廣泛建立統一戰線的第一階段可以宣告結束。
接下來,趁著爛泥扶不上墻的小朝廷那幫人,暫時無力節制各大軍閥的大好時機,甩開膀子單干,以自己的方式打造一個新的華夏帝國,時機已經成熟。
經過審時度勢,林嘯決心已下,是時候在解放區大力推行“分田分地”、“減租減息”,以先進的社會制度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爭取百姓們的擁護和支持了。
往后,一段時期內,除了李定國、鄭成功等友軍的地盤,以及由其余明軍占據的少數地區暫時不宜打草驚蛇外,凡是他們討虜軍獨力打下的地盤,都要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林嘯認為,假以時日,誰的地盤上百姓的物質生活更優越,經濟水平更高,誰的向心力也就更大,屆時,誰優誰劣自然一目了然。
“既然狠不下心來向他們開戰,那就通過實際行動,用各自的治理成績來說話吧!”
林嘯打心底里希望,李定國和鄭成功們,到時候能夠顧大局,良禽擇木而棲,成為他的真正盟友,而不是走向反面。
深思熟慮后,林嘯經過軟磨硬泡,把地方行政的大小事務,一股腦部托付給了情報軍官出身的李濤。
老陳不在了,這么重要的工作,他的那幾個特戰隊兄弟一個都無法勝任,交給這個時代的本地人更是想都不用想的事。
這下,林嘯倒是一身輕松,得以專注軍事了,可本來留在廣州享清福的李濤就忙得焦頭爛額了。
半個月前,剛通過電臺接受林嘯的托付,李濤就踏上征程,帶人去了閩西。
不久后,他還得途經江西去一趟湖南,祝俞嘉為俞濟凡在湘南找了一處適合開建一座制藥廠的地方,招工和安保衛等工作得李濤這個大佬親自操作。
忙完這件事后,他將直接前往浙江,帶人接收新的解放區……
“這家伙,有得他忙了……”
林嘯腹黑的想道,內心無比溫暖,卻多少有些幸災樂禍。
對于各級地方官的任命,李濤他們也想好了,主要在部隊中抽調能識文斷字、又年齡偏大或負過重傷的軍官擔任。
此外,李濤覺得,在一些特殊地區,也可以適當聘用一些地方開明紳士,擔任縣令以下的官吏。
但是,這其中有一個原則,這些人只負責民政事務,不能對其下放駐軍的調動權,畢竟,土改工作的主要打擊對象,就是這些兼并了大片良田的豪紳大戶,不將他們干翻,廣大貧苦農民就翻不了身。
林嘯也認為,除非口碑特別好的,凡是雇傭佃農過千的大地主,或是在明廷擔任過重要職務的遺老遺少們,一概不得重用,決不能讓他們搖身一變,換了一張皮又成了新政府的紅人。
在治安方面,林嘯打算效仿后世,抽調一部分兵力改建為公安部隊,暫時充當穩定后方的保安部隊和治安警察的角色。
……
只是,在軍事上,他們卻遇到了一些難題。
按林嘯的意思,夏博敏已經派出一個混編團的兵力北上浙江,協助劉旭磊發起的江浙戰役。
有了生力軍的加盟,劉旭磊手頭兵力充足,杭州府指日可下,不出一個月,他就可以飲馬長江,甚至兵臨南京。
可是,作為配合作戰力量,在安徽一帶作戰的西線明軍卻遲遲打不開局面,進展遲緩。
猛將焦璉傷勢未愈,他的人馬還在鄱陽湖一帶征兵籌糧,而作戰的主力——張同敞的明軍卻攻城乏力,往往一萬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