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等數人,王棟、文標瑞等軍官正指揮著部隊扎營,佛郎機營、少年營和警衛連都已陸續下船。
當然,他的區區數百人,與鄭成功麾下的近萬人相比,無論是人數氣勢,還是旗幡衣著的鮮亮程度,都很不顯眼……
他的艦隊沒有進港,正分別由方宇春和何守信指揮,編成了兩支分艦隊,一左一右前出附近洋面警戒巡邏,以防尼德蘭艦隊的偷襲。
戰前預計,此番鄭家艦隊主力幾乎傾巢而出,如此大的動靜,尼德蘭人不可能不察覺,他們一定會有所動作,極有可能派出炮船在此截擊……
說是分艦隊,其實方宇春和何守信手下只有各三艘船——“龍升號”帶著偵察船“小獵犬號”和另一艘炮船,而“欽州號”則帶著“灰海豚號”及另一艘炮船,分別以品字形緩緩前行。
船不多,但是,林嘯一點都不擔心。
海上能見度不是很好,能夠勝任警戒任務,即便與尼德蘭大型炮船猝然遭遇,仍能從容應對,迅速接戰的,也只有他的船了。
因為,放眼整支艦隊,也只有“龍升號”和“欽州號”這兩艘機器船,才能夠在這種海況下直線航行,而且航速秒殺所有風帆船只。
這種任務,也只有交給他的戰艦,林嘯才能放心,因為,他要的是碾壓對手,徹底保障艦隊安,他不想鄭成功還沒到大員,就有戰艦被擊沉……
……
由于何守信和方宇春在澳門有過指揮海戰的經驗,林嘯決定讓他倆各自擔任分艦隊指揮。
老陳他們犧牲后,方宇春已經回歸“龍升號”擔任船長,除了輪機部的五名穿越船員外,船上只有司徒正手下的一個特戰中隊——“龍升號”不是戰艦,沒有水兵。
而何守信本來是帶著他的警衛連乘坐著“欽州號”的,此刻,警衛連戰士都上岸扎營了,船上只有一個水兵中隊。
不過,這個水兵中隊可不是吃素的,除了前后甲板各一門艦炮外,他們人手一支16步槍,此外,他們也是配備了“標槍”導彈的,雖然只有兩具。
另外,其余四艘繳獲自葡萄牙人的炮船上,也各有一個水兵中隊,他們的手中,也各有兩具“標槍”。
這就是林嘯的底氣所在。
所以,說是巡邏,其實林嘯給他們的任務很明確——尼德蘭艦隊不來則以,一旦出現,務必抓住戰機,殲來犯之敵!
林嘯希望一戰定乾坤,為東征大軍解除后患,確保艦隊平安抵達大員港。
當然,如果尼德蘭人不敢來,林嘯就與鄭成功兵分兩路,他們不去大員港,而是直撲打狗港,爭取將尼德蘭艦隊摁在他們的母港內。
情報是可靠的,郭斌的語氣很堅決——大員港內從未超過三條炮船。
因為,尼德蘭艦隊的指揮官與大員總督不對付,兩人就像天生的宿敵,都不愿意正眼看對方一眼……
林鄭二人在港口的樹蔭下,躊躇滿志地瞭望了老半天。
澎湖的六月,天氣已經很是燥熱了,站在樹蔭下吹風,比在營中要舒服得多。
時近中午,值星官前來邀請他們入營就餐,林嘯頓時覺著肚子咕咕叫了——這個吃貨,不知有沒有胃口不好的時候。
不料,恰恰在這時,遠處洋面卻傳來了隆隆炮聲——東征的首場海戰,就此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