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六章社寮島
打狗港很重要,如果尼德蘭東印度公司有援兵抵達大員,這里是第一站。
所以,謹慎起見,林嘯將穩重的何守信留下,要他恢復秩序的同時,密切警戒南洋,直到鄭成功收復大員,派人來接手為止。
臨走前,他指點何守信,可以派兵四出掃蕩,確保自身腹背的安,至少,應該擇機將觀音山那邊的尼德蘭人收拾掉,徹底掐滅尼德蘭人的眼線。
……
六月二十八日下午,“欽州號”和“龍升號”一前一后,終于抵達了島最北端的雞籠外海,游弋于雞籠嶼附近。
這一路上,風浪絲毫不見減弱,但這次林嘯很謹慎,他們是沿著海岸線蜿蜒北上的,雖說多花了一些時間,但總算有驚無險,平安抵達。
雞籠,即后世的基隆市,有山形似雞籠,因而得名。
此地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地形多丘陵而少平地,東西兩側各被火山群,以及五指山山脈環繞,只有中間一條并不太寬闊的河谷兩岸,才是較為平坦的低洼之地,其余地區大多為山地。
這種山地雖然普遍不高,但多為陡坡,并不適合耕種和居住,是以,目前為止,從這里直至附近的淡水河谷一帶,居民人數并不很多,以早在宋時期就過來的移民,以及當地土人為主,大多以漁獵和耕種為生。
雞籠海岸線外,有好幾座島嶼,其中較大的有社寮島、雞籠嶼,以及花瓶嶼、彭嘉山、梅花瓶等,其中,后面幾座小島離岸都很遠。
舉著望遠鏡看了好久,林嘯覺得有些奇怪。
他看到,眼前這座火山島,離大陸尚有十多里之遙,島上并沒有傳說中的尼德蘭城堡。
轉頭南望,林嘯看到,大陸那邊,就在海岸線附近,倒是隱隱的還有幾座小島,可那里同樣并未發現有什么城堡。
不是說,西班牙人在這個雞籠嶼上筑有堡壘和碼頭,后來被尼德蘭人占據了么?
“這就是雞籠嶼?”
林嘯放下望遠鏡,對司徒正說道,“派人上去看看?!?
“是。”
司徒正心領神會,轉身離去。
一聲令下,“欽州號”放出小艇,載著一個特戰小隊緩緩靠岸,登上了一個小型碼頭……
沒過多久,小艇就回來了。
一問之下,林嘯才知道,除了一些本地漁民,這座島上根本就沒幾個尼德蘭人,戰士們一通搜索,也只抓到了三個哨探,還帶回了幾個當地人。
一番審問下來,林嘯這才明白,確實是自己搞錯了。
這座海邊城堡,并不在孤懸外海的雞籠嶼上,而是筑于另一座名叫“社寮島”的小島上。
當初,西班牙人入侵此地,一開始遭到了當地居民的激烈反抗,對于本地人的頻頻襲擊,他們相當的頭疼。
所以,他們不敢在大陸筑城,只得占據了這個社寮島,并面臨河口筑就了這座名叫“圣薩爾瓦多城”的城堡,以此為據點進行探險和貿易。
后來,他們通過血腥鎮壓,憑借火器優勢漸漸降服了當地人,并將觸角逐漸伸向內陸。
最終,他們溯雞籠河而上,到達了淡水河的出海口,并在那里又筑了一座新的城堡,命名為“圣多明哥城”,這就是后世臺北市的雛形。
大約十年前,尼德蘭人把他們趕走后,將這座城堡改名為“北荷蘭”,又將淡水河口的那座更名為“安東尼堡”。
而眼前這座依山而筑的“北荷蘭”城堡,其實在島嶼的背面,在外海是望不見的。
林嘯連連點頭,這就對了。
這座社寮島,可比雞籠嶼大了不少,并且就在靠近大陸的海岸邊,牢牢扼守著雞籠河的出海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將城堡筑在那里,在軍事上是合理的。
“那座島上,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