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八章決戰臺江
“拔鬼子”這邊一戰盡墨,不但上岸的二百多個火槍兵被殲,兩條運輸他們的炮船也難逃厄運,沒多久便被牛日天的艦隊擊沉。
幾十個水手也死無葬身之地,其中,有二十多個沒被打死的水手紛紛跳海逃生,牛日天不但不打撈,反而下令水手開槍擊斃。
牛日天也是恨透了這些心狠手辣的尼德蘭水手。
這么多年來,他們不但頻頻劫掠中國商船,使得無數人家破人亡,還多次上岸侵掠府縣,戕害的中國百姓不計其數。
既然你們喜歡這里,那便隨同你們的座船一起葬身海底,永遠留在此地吧。
打掃完戰場,牛日天令水兵體上島備戰,四條炮船就停泊在了臺江出海口,遠遠的監視大員港方向,防備尼德蘭紅毛再次來犯。
……
此刻,尼德蘭人的南路反撲之戰,也已箭在弦上,隨即打響。
這一路,是主戰場,是雙方主力的決戰。
為了徹底破壞中國佬在普羅民遮城外的登陸行動,費爾堡咬牙決定,兵分兩路,水陸并進。
其中,水路由魏德曼少校親自率領。
費爾堡派出了以“赫克托號”為首的四條大型戰艦,以及六條偵察船組成的艦隊,向剛剛突入鹿耳門的鄭軍前鋒船隊發起挑戰。
而陸路,則由阿爾多普上尉率領二百名火槍手,乘坐兩條偵察船,沿臺江南岸馳援普羅民遮城,一路攻擊鄭軍剛剛建立的灘頭陣地。
這次,為了保住普羅民遮城,費爾堡可謂是不惜血本,拼死一搏了。
要知道,派出這些兵員后,大員港內已是極度空虛,只剩兩條大型炮船,以及最后一條偵察船了。
而駐守熱蘭遮城棱堡的兵力,也只剩不到七百人了。
連同派往北線尾的二百四十名火槍手在內,費爾堡一下子出動了將近五百士兵,沒法再多了。
費爾堡如此大動干戈,自然有他的盤算。
普羅民遮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失去了它的呼應,熱蘭遮城便是一座孤城,失守是早晚的事。
軍人出身的費爾堡,也是久經沙場了,他深知用兵之道——成敗在此一舉,小打小鬧是毫無意義的。
解救普羅民遮城只是明面上的帳,力一擊,擊潰鄭森的主力艦隊,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事實上,與鄭軍前鋒相比,費爾堡派出的艦隊,確實是極有威脅的。
他們的戰艦數量雖少,但船體要大得多也要堅固得多,各種設備也先進得多,除航速外,船上火炮的數量和射程,也不是中國人能比的。
費爾堡堅信,雙方排開了陣勢對轟,他的四條大船就像虎入羊群一般,完是一種碾壓的態勢,只要魏德曼指揮得當,數十年前發生過的800那一幕,說不定還能重現。
可是,費爾堡忽視了最為重要的一個因素——這次戰斗,與上次不同,不是在寬闊的洋面上進行,而是在相對狹窄的臺江……
更重要的是,他的對手是鄭成功,是曾擊敗他們的鄭一官之子,而不是原來那些昏庸無能的明將了。
吃一塹長一智,這次,鄭成功是有備而來。
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鄭成功毫不畏懼,他當機立斷,前鋒營所有的六十條戰船一涌而上——包圍對手,各個擊破。
鄭成功知道,在航道狹窄臺江內,紅毛的大船轉向艱難,航速優勢也將喪失殆盡,很容易被堵住去路。
而他的戰船小,但勝在行動靈活,能充分發揮狼群戰術——憑數量群毆,是對付笨重的紅毛船最有效的手段。
很快,紅毛艦隊進入臺江,直撲赤嵌城方向。
打頭的,是四條大型炮船,后面遠遠跟著的,是六條偵察船。
魏德曼少校的戰術很明確——大船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