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一章鐵人軍
與此同時,陸路的戰斗也已結束。
沿南岸增援赤嵌城的這隊紅毛兵,遭遇的是施瑯指揮的前鋒營,敗得比海路還早。
這支由二百名火槍手組成的援軍,由阿爾多普上尉率領。
趁著明軍船隊被艦隊主力吸引在鹿耳門入海口方向,雙方展開激戰的時候,他們乘坐兩條小型偵察船,沿臺江南岸偷偷駛往赤嵌城,企圖為描難實叮解圍。
不過,他們很快就被施瑯的人發現了。
施瑯接報,立即下令各部嚴陣以待,緊盯赤嵌城的動向,防止紅毛的里應外合。
隨即,他親率手下最精銳的五百人,前往江邊灘頭設伏,給予迎頭痛擊。
眼下,海霹靂施瑯可謂兵強馬壯,人多勢眾。
官復原職后,他的麾下不但擁有新近招募的小兩千人馬,鄭成功還將他原來左先鋒營的一千五百余名精銳士兵還給了他。
這樣一來,他一下子擁有了將士三千余人,成了鄭軍各營鎮中實力最為龐大的一部。
重要的是,那些重新歸入麾下的先鋒營士兵,幾乎是跟隨他多年的百戰老兵,無論陸戰還是海戰樣樣拿手,其能征善戰之名,在軍無出其右者。
這支部隊兵種齊,不但有三百名火槍兵,弓弩兵、長矛兵、炮兵、護炮兵、夜不收(偵察兵),以及工兵、輔兵樣樣不缺。
不過,最令施瑯引以為豪的是,其中有一支他親自訓練出來的特殊部隊——“鐵人軍”!
這支“鐵人軍”有五百余人組成,是施瑯賴以成名的王牌軍,來源于傳統的藤牌軍。
普通的藤牌軍,別的營鎮也有,其實就是刀盾兵,只不過以較為輕便的藤牌為盾,單手握刀廝殺,十分適合在穿著單薄的南方沿海作戰。
只不過,施瑯的藤牌軍卻與眾不同,這是一支勇冠三軍的敢死隊。
這些士兵身黑色的單衣單褲,他們個個身強力壯,而且部不怕死,極為悍勇,平時的伙食待遇也是軍之最。
平時,他們背上都加插一柄大刀,作戰時,他們將護身的藤牌丟棄,部雙手持刀,不顧一切地向前沖鋒,隊猶如一陣黑旋風。
他們前赴后繼,揮舞著大刀砍向一切阻擋者,無論弓箭還是長矛,都擋不住他們的拼死沖擊,與福建韃子作戰時,往往能在上萬人的敵陣中殺個來回。
……
帶著“鐵人軍”剛剛奔至岸邊,施瑯就發現,兩條紅毛船已駛至二里開外了。
從長長的蒿草縫隙中一眼望去,敵船正落帆減速,慢悠悠地前行,分明是在尋找合適的登陸場。
施瑯當機立斷,將軍分為三隊,令其悄悄潛行,前往三個地形平坦之處,尋找蒿草叢和沙丘堆埋伏下來……
船停了,紅毛的登陸場,選在了一片蒿草較少的沙灘上。
施瑯見狀,眼中閃出一道冷厲的精光。
這里,離他的第二隊設伏地只有不到百步之遙,離自己親率的這一隊,也不足五百步。
船剛靠岸,阿爾多普上尉就急聲喝令趕快上岸。
這里,離赤嵌城尚有五里之遙,距離遠了點,但他沒法再往前了。
登陸的時候最危險,火槍兵,只有體列陣,利用三段擊邊打邊沖才有威力,再往前不遠,就是中國佬的剛扎起的大營了,他可不想冒著炮火登陸。
不料,登陸剛開始不久,二百名紅毛士兵才上岸了大約六十名,其余的還擁擠在甲板和船艙亂哄哄的整隊,施瑯的“鐵人軍”便從沙丘后、草叢中一躍而起,一百多人哇哇叫著向前沖來……
剛剛上岸的士兵大驚失色,有人舉槍便射,有人心知不妙,手忙腳亂地安裝著刺刀,準備肉搏。
然而,距離實在太近了,“噼噼啪啪”一陣亂響,六十支火槍只放了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