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零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侯爺此去,外有韃子重兵狼顧,內有豪強劣紳牽制……征途漫漫,侯爺也要珍重才是,”
鄭成功略帶沉重的話語,又將林嘯從沉思中拉了回來,“若戰事不順,成功定從速安定大員,率師北上,以求助君一臂之力。”
“多謝王爺美意,”
林嘯轉過頭,淡淡一笑道,“不過,王爺知道的,區區韃子,實非在下的心頭之患……”
“成功懂的,”
鄭成功目光閃爍,輕嘆一聲道,“朝廷羸弱至此,早已病入膏肓,只是苦了百姓……”
“王爺……”
望著鄭成功,林嘯一時語塞。
作為大明郡王,大名鼎鼎的國姓爺,說出此等話語,內心之沉重可想而知。
“只要解萬民于水火,萬事皆不諱,侯爺不必縮手縮腳……”
鄭成功勉強笑了笑,猶豫了一下,說道,“魯監國與成功有些淵源……張名振與張煌言數人,俱是忠義之士……”
“多謝王爺指點,”
林嘯一正臉色道,“天下豪杰、國之棟梁,俱是林嘯仰慕之人,林嘯定謹慎從事,決不負王爺厚望……”
“侯爺言重了,”
鄭成功卻拱手作揖,熱淚盈眶道,“皇恩浩蕩,成功卻是罪臣之子……一心驅除韃虜,還我華夏安寧,卻德薄能鮮,力有不逮,但求赴湯蹈火,以身許國而已……”
“王爺一片赤子之心,”
林嘯也抱拳,鄭重地道,“林嘯不才,愿與王爺兄弟攜手,共赴國難……”
……
十天后,七月十七日,驕陽似火,風平浪靜的杭州灣外海,出現了一支頗為龐大的艦隊。
一眼望去,由一百多條大小戰船組成的艦隊桅帆林立,遮天蔽日,當頭一艘大型炮船上,飄揚著數面大旗,其中一面大旗上繡有——“大明討虜軍林”字樣,正是林嘯的座艦“欽州號”。
盛夏已經來臨,“欽州號”悶熱的艉樓內,林嘯只穿了一件單衣,正憑窗而立,望著不遠處的海岸線沉思。
“總指揮,海州灣到了。”
一旁的司徒正小聲提醒道。
“好,”
林嘯轉過頭,淡淡說道,“傳令吧,轉向,脫離。”
“是!”
一聲令下,“欽州號”單艦轉向,脫離了它身后的艦隊主力,獨自向錢塘江駛去。
“欽州號”離開后,由“龍升號”擔任旗艦,艦隊主力繼續北上,目標長江口的崇明島。
這是林嘯前天便已計劃好的,因為,廣東的土改工作告一段落后,能選手李濤,被他急電催促著調去了浙江,現在,李濤正在杭州等著他。
而艦隊主力則由張晨楓率領,計劃先占了崇明島,再派人去上海縣城附近勘探一番,為老周他們的工廠尋找合適的廠址。
離開臺灣后,林嘯率領艦隊重又回到了香港,接上了張晨楓的騎兵團,和段正宏的特混團所有人馬,以及大量糧食輜重立即北上。
林嘯決定兵分兩路,不讓艦隊主力在杭州登陸,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因為,那天審訊費爾堡和犬養次郎的最后,那個犬養連聲哀求,反復表示只要大人開恩不殺他,他便愿意為大軍帶路,追殺兇手真田千秋。
一開始,林嘯不為所動,并不想留了他的狗命,仍然打算公審處決。
首先,他打心眼里瞧不起這種色厲內荏的軟骨頭,其次,追殺兇手只是他林嘯東征日本的一個借口而已,他的目標,何止幾個忍者的腦袋,有沒有人帶路,根本不重要。
然而,就在第三天,何守信帶著警衛連回到大員時,卻出人意料地帶回了整整三百名日本俘虜。
原來,警衛連占據了打狗后,何守信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