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二章操蛋的鹽價
“這些都可以放開,”
李濤揮了揮手,豪爽的道,“我考慮過了,糧食行業牽涉面太廣,靠政府國調撥行不通,要是在國開設國有糧行,那吃公家飯的隊伍……可就太龐大了。”
“你是說,把這個行業面放開?”
林嘯皺了皺眉,咕噥道,“你就不怕他們囤積居奇,哄抬物價?”
“面放手倒不至于,”
李濤咧嘴一笑,說道,“我知道你在擔心什么……我想,國營糧倉還是要的,這樣才能平抑糧價,打擊那些無良奸商……”
林嘯默然。
他的內心還是有些擔心,糧食問題,可是社會穩定之本。
尤其是眼下,民間最缺的就是糧食,這時放開糧價,毫無疑問,相當于容忍那些一頭鉆在錢眼里,毫無節操的奸商,趁機大發國難財。
萬一失控,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老伙計,別忘了積極性,積極性!”
見林嘯不作聲,李濤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別擔心,真出現這個苗頭,我們有的是手段去把控。”
林嘯猶豫了一下,輕聲道“好吧。”
“只要不出格,讓他們賺些錢,也無可厚非嚒……”
李濤坐下,端起了茶杯慢悠悠的說道,“至于別的行業,都可以通過調節稅收來控制他們……”
“啊?”
林嘯一聽猛地一驚,下意識地問道,“那鹽呢?也放開?”
作為一個軍校出身的軍人,即便只是粗通歷史,林嘯也知道,糧、鹽、布、鐵、畜等行業,在古代這種農業社會,可是貿易的主體,尤其是官鹽,可一向是官府專營的。
林嘯知道,古代社會,在百姓的消費支出中,食品支出的比重最大,糧食是其中最大宗的商品,而鹽,則是第二大宗的商品。
小小的鹽,看上去平淡無奇,但卻曾是決定國家的生死和富強的關鍵,鹽對農業社會的價值,并不亞于石油對工業社會的價值。
鹽,是保存菜、肉、魚、奶的最重要的防腐原料,因為這些食物容易腐爛變質,不像谷類一樣可以長期保存,但如果用鹽腌成咸菜、火腿、咸魚、奶酪制品,就可以保存數月甚至數年。
內陸的人吃不到海魚,但是如果做成咸魚,就可以運往內陸;農業地區的人,吃不到北方草原的奶制品,但是用鹽可以加工成奶酪運往南方;而中原腹地的人,也可以把新鮮牛肉曬成咸牛肉干,運往四方。
老百姓腌制食品,除了考慮長期自用,更重要的是,商人就能夠實現遠距離的食品貿易,這相當于古代版的冷鏈物流。
然而,在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里,一個人要滿足溫飽需求,大部分可以靠自己來解決,但唯獨鹽很難靠自己解決,必須依賴外來的商人,通過運輸貿易來供應。
而商人通過鹽的貿易,無意間就構建了復雜的物流和信息交換網絡,把大量孤立的社會系統建立起了相互的連接。
而作為連接者的商人,也自然獲得了信息方面的優勢,站在信息制高點上,商人們便能夠發現這個系統之間可以套利的各種機會,而他們進一步的逐利行為,又擴大了交換的種類和地理范圍。
所以,與生絲、陶瓷和茶葉產地相同,盛產魚鹽的地方,也非常適合發展工商業貿易,這些地區在經濟上,也遠比單純的農業地區發達。
千萬不要小看這一點,貿易交換網絡,可以極大地促進工商業的繁榮。
而工商業對社會進步的推動力,要遠遠強于單純的農業經濟,因為,貿易不僅可以創造大量財富,更重要的是,可以面激發社會活力,促進思想的交流、物種的交換、商業的創新和制度的創新,實現國家系統的面升級。
在歷史上,從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