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七章夜游西湖
“對,”
林嘯笑著點點頭,“這里是個文人薈萃、鐘靈毓秀的地方,許多景點,都有典故。”
“那……倭寇是怎么回事?”
李濤卻沒忘了林嘯剛才的話,疑惑地問道,“什么時候來杭州的?”
“大概是……嘉靖年間吧?”
林嘯沉吟著回憶道,“這段時間倭寇很猖獗,頻頻為禍浙閩沿海,有一次入侵到了杭州,遭到了當地民眾的反抗,驚慌之下,他們懷疑塔中有伏兵,就縱火焚塔,塔檐等木結構都被燒毀了,就剩下了磚結構的塔身……”
“麻德!又是小日本!”
走在頭里的夏博敏一跺腳,憤恨地罵道。
“是啊,”
林嘯輕嘆口氣,說道,“這座塔,據說原本也有相當雄偉的附屬建筑,一把火,沒了。”
“頭,東征日本,不會忘了我吧?”
夏博敏回頭,碘著臉道。
林嘯故意白了他一眼“那要看你練兵的成果了。”
“好勒,您就看著吧,”
夏博敏擼了擼袖子,摩拳擦掌道,“我老夏,啥時候讓您失望過。”
林嘯卻翻了翻眼皮,沒搭理他……心中罵道,老夏?老你個屁!
說話之間,一行人沿著湖邊小道,已經一路來到了東北角的斷橋。
這“斷橋殘雪”,原本也是西湖十景之一,這時卻正當盛暑,但見橋下盡是荷花,風姿綽約,暗香陣陣,幾人頓覺暑氣稍退,舒爽不少。
斷橋的一旁,就是長約兩里的白堤了。
這條沙堤,從斷橋起一路往西,過錦帶橋,止于平湖秋月,是通往孤山唯一的道路,于是眾人移步,沿著白堤緩緩穿湖而行。
一眼望去,但見寬闊的大堤上桃柳成行,芳草如茵,三三兩兩的到處都是游人,著實頗為熱鬧……
“頭,這條白堤,是白居易修的吧?”
邊走邊四處張望的夏博敏,回頭問道。
上士軍銜的夏博敏,老家山東沂蒙山區,這個憨厚的農家小伙,入伍前的學歷僅為高中,與林嘯這個科班出身的學員兵比起來,文化修養方面自然就略顯單薄了。
但他有個優點,好像童真未眠,對什么都充滿好奇和興趣。
而且,他性格單純直率,說話直來直去,在戰友們面前更是毫無心機,凡是不懂的地方,他開口就問,一點都不覺得有什么難為情的。
作為選拔他進隊的伯樂和直接領導,當初,林嘯就是看中了他的性格,以及那股永不服輸的勁頭,所以,林嘯從不嘲笑他,有求必應,有問必答,當然,遇到自己都不懂的問題除外。
夏博敏身材高大,186身高的他臂力過人,身體素質超群,進入特戰隊后,他訓練極為刻苦,極為勤奮,白天正常訓練,晚上回到宿舍還要給自己“加餐”,常常獨自加練俯臥撐和仰臥起坐等基礎科目。
為了找到爬戰術的感覺,他為自己制定了額外的計劃,得空就去訓練,上千次的風里泥里,從未停歇。
訓練中,有一次不幸手臂脫臼,他一咬牙,自己忍痛就安了回去,繼續投入訓練……
訓練場上,陪訓的野草黃了又綠,綠了又黃……大家總能看見有個高大健碩的身影,動作標準敏捷,在泥水中頑強地向前匍匐行進……
幾年過去了,他的各種軍事技藝嫻熟高超,出類拔萃,擒拿、格斗、潛水、攀爬、浮渡、跳傘、射擊……每一項科目都力求做到最好。
你若問他秘訣是啥?哪有什么秘訣,答案就在每一天的努力中……
“不是,”
林嘯搖頭笑道,“前面那條蘇堤,才是蘇東坡主政期間主持修筑的,而這條白堤……其實本名孤山路,也稱白沙堤,只因白居易的那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