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六章南北對進
五天后,永歷五年,七月十二日下午時分。
淮安府山陽縣境內,一個名叫蛤蜊港的小海港外的洋面上,突然來了一支龐大的艦隊。
在此港駐扎的一汛清軍有一百多人,幾乎未經戰斗,先行進港的兩艘大型炮船便搶占了碼頭。
隨著一個中隊的特戰隊員快速登陸,帶隊的清軍把總被擊斃后,余下的一百多士卒逃的逃、降的降,很快便潰不成軍、作鳥獸散。
很快,艦隊主力進港,小小的港灣內聚集了大小戰船六十多條,其中,包括“欽州號”在內,千噸級的大型炮船有六艘。
此刻,林立的桅帆間,許多舢板正忙碌地穿梭來往,碼頭上更是軍旗飄飄、戰馬嘯嘯,熙熙攘攘的到處都是人,討虜軍的戰士們正往岸上卸運彈藥、糧草,以及軍馬和各種物資。
林嘯正在一座民房內,一邊低頭看著地圖,一邊等候張晨楓和施瑯前來開會,商議下一步行動計劃。
五天前,他在杭州孤山選定軍校地址后,原本想去岳王廟瞻仰一番。
卻不曾想,岳王廟的大殿早已被韃子糟蹋得不成樣子,就連岳爺爺的塑像都被毀壞,墓道兩旁陳列的幾具石虎、石羊和石馬也東倒西歪,一片破敗。
墓闕下,當初陷害岳爺爺的秦檜、王氏、張俊、萬俟卨等四個鐵鑄人像,許是沉重而堅硬,倒是還面墓而跪著。
林嘯對此憤恨不已,銀牙緊咬悵然而立,許久后才悻悻然地離去。
好在李濤表態,他將立即命人修葺,保證軍校開張之時,岳王廟恢復如初,林嘯這才心緒稍平。
第二天一早,他便辭別李濤和夏博敏,離開杭州北上。
當晚到達崇明島后,他連防務都沒顧得上視察,上海建廠之事更是暫且擱置一邊,將一應事務托付給段正宏后,便馬不停蹄揮師北上。
此番北伐,林嘯的目的很明確——揚州府、洪澤湖,以及淮安府的黃河南岸地區。
雖然新兵尚未練成,大舉進軍華北,收復北京的時機尚未成熟,但把這片中國最大的海鹽產地奪過來,是眼下的當務之急。
這步棋,在林嘯看來,不僅是為了解江南缺鹽的燃眉之急,還能反客為主,飲馬黃河,威逼洪承疇,從側面保護南京的安。
當然,這次行動的缺點也有,這樣一來,他手頭僅有的一點機動兵力也將用盡,印度次大陸那邊的戰事,只能延后一段時日了。
好在李定國千里遠征并非一日之功,而在李定國入緬以前,消滅安南阮氏,招撫占城,威逼真臘、暹羅,有陳奇策的水師相助,僅靠丁帥的一團足夠了。
給肖凱峰和徐天石的電報已經發出,他倆同意將老二團并入一團,不日即可卸任回國,以后,東南亞一帶的戰事,就看丁帥這個爆破專家的了……
好在,林嘯的東南亞戰略是富有彈性的。
暹羅、真臘、緬甸等地方小國都可以招撫為主,只要他們愿意歸順為聽話的藩屬國,效果并不比直接吞并差。
林嘯考慮,湄公河流域的稻米,以公道的價格采購是可以忍受的,即便不考慮貨物交易,眼下林嘯手中的銀子也是充裕的。
林嘯自信,一旦老周的工業品大量傾銷過去,再多的銀子,早晚會回來的。
但有一點,林嘯特意囑咐丁帥——峴港這個優良軍港,是一定要吞下來的。
林嘯相信,即便不考慮早已在那里擁有特權的佛郎機和英法等西方殖民勢力,對付多疑善變的東南亞土著,不在此處和淡馬錫駐扎強大的武裝力量,一切招撫策略,都是一句空話……
從掌握的敵情來看,老奸巨猾的洪承疇雖然尚擁兵十余萬,但屢遭慘敗后,他已經不敢將精銳過于分散駐扎,他將手下最有戰斗力的精銳八旗兵集中部署在了偏后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