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七章權宜之計
按計劃,拿下山陽后,張晨楓將立刻揮兵南下,攻打揚州府。
可是,山陽離揚州,尚有三百里之遙,沿途不僅地域廣闊,還胡泊眾多,地形復雜。
因此,他一路上還得在運河沿線的寶應、興化、高郵等州縣分兵駐守,監視鳳陽之敵。
這又至少耗去他一個營的兵力。
而根據情報,揚州一線的清軍,足有上萬人。
即便沿海的鹽城、如皋等地由林嘯親自帶隊負責,即便南線還有陳六御和何守信的一千余人配合,就憑這么點人想要圍攻揚州,依然是很吃力的。
然而,手握精銳之師,張晨楓自然不希望在揚州打一場擊潰戰——要是上萬清軍作鳥獸散,在廣袤的蘇北大地上,數百萬群眾百姓,不知又要被禍害成啥樣。
因此,他在此地最多再分出個把連,沒法再多了……
“只能如此了,”
施瑯聽罷,低著頭猶豫道,“不過,為確保運鹽兵站的安,本將倒還有個辦法,不知……”
“什么辦法?”
張晨楓一怔。
“那數千民工……”
“你是說……臨時征召一些人,武裝起來?”
見施瑯目光有些躲閃,張晨楓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
那數千民工,便是林嘯從浙江帶來的那八千難民,其中大部分留在了蛤蜊港,是準備南下揚州府的,調撥給他們這一路的,也有近三千人。
林嘯的本意,除了為部隊運送糧草外,這些民工的主要任務,便是在各地建立一些官方兵站,具體負責分段運鹽。
如今,施瑯想打這些人的主意,擴充自己的部隊,必定是心有顧忌的。
要知道,這種行徑,等同于挖別人的墻腳,是犯了大忌的,若不是實在沒招,恐怕他是無論如何不敢提的。
“正是,”
施瑯看著張晨楓,吞吞吐吐道,“唯如此……方能……”
“嗯,我看可以?!?
張晨楓點點頭,心中卻有些暗暗發笑。
他知道,施瑯這是多慮了,對這種事,林嘯根本不會太介意。
咱們可不是舊軍閥,既然是并肩作戰的友軍,就沒有那么深的門戶之見,之前,為了光復大員,不是還援助了你們大批軍火么?
“那便好,那便好……”
施瑯心中一松,咧嘴笑了笑。
“不過,這些人畢竟只是流民,未經操練,短時間內難頂大用,”
張晨楓見狀,卻又沉吟著說道,“其實就在方才,我家總指揮倒是給我出了一個主意,說是……萬不得已時可以考慮?!?
“噢?”
施瑯一愣,急問,“侯爺還有何良策?”
“可我拿不準,這到底算不算良策……”
張晨楓搖搖頭,訕笑著道。
“張團長但說無妨,”
張晨楓的這番表情,卻反倒把施瑯的胃口吊了起來,“快說來聽聽?”
“他說,那些本地漕兵中,除了個別高級軍官,幾乎是苦出身,”
張晨楓只得照實說,“他們為韃子賣命,也是混口飯吃,許多人之前還干過官軍……”
“你是說……招降收編?”
施瑯眉頭一緊,低頭不語。
“對,權宜之計,應急。”
張晨楓點點頭,沒有再多說什么。
他聽說,施瑯早前,也曾跟隨叔父施福,奉鄭芝龍之命投降過清軍。
雖說他很快又反正,重新回到鄭成功的麾下殺起了韃子,但那段不堪的歷史,他一直當做奇恥大辱,諱莫如深。
后來,鄭家軍也收編過一些零星的漢奸隊伍,不過不知為何,施瑯卻常常加以反對……
或許,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