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一章行路難
站在高高的艉樓上,張晨楓望著水面泛出的慘白光影,愁眉緊鎖,一臉的苦悶。
時近午夜,四周一片沉寂,朦朧的月色下,能見度很差。
放眼遠眺,湖邊的村莊和農田,都隱沒在了黑咕隆咚的夜色中,別說燈火了,就連一盞漁火都沒有看到。
白天的暑氣已經消退了不少,但撲面而來的湖風中,仍帶著一股股燥熱的氣浪,讓汗濕衣衫的張晨楓很不舒服。
這更加劇了他內心的煩躁。
當然,張晨楓知道,與只能擁擠在悶熱的船艙內的戰士們相比,這里已經是最高檔的待遇,他實在沒有理由再埋怨什么了。
其實,他的苦悶,并不是想奢求什么,而是正為這個時代行路的艱難,感到深深的無奈……
今天一大早,東方剛剛露出魚肚白,他便下令軍開拔了——白天實在太熱,得利用相對涼爽的時間,盡量多趕點路。
然而,才得意了沒多久,張晨楓就發現了自己的決策失誤。
這個時代,沒有公路,更沒有鐵路,在這片湖汊縱橫的水網地帶,騎兵的優勢無從發揮,走陸路還不如水路快,這是明擺著的。
可是,在這種酷熱難耐的天氣里,坐船行駛在無遮無攔的運河水面上,實在是一件苦不堪言的事……
白天,在毒辣的太陽灼烤下,通風不良的船艙內悶熱無比,簡直不是人呆的地方,各種難聞的怪味經久不散,令人作嘔。
后勤處的人考慮得還算周,早在崇明出征前,他們便采辦了大量的西瓜,作為海上防暑解渴之用,昨晚在山陽宿營,又緊急采購了一批。
各連炊事班也很得力,他們連夜準備,將大桶大桶的鹽開水、綠豆湯、甚至酸梅湯都抬上了船,敞開供應,就連軍馬的飲用水,他們也特意加了鹽。
然而,即便防暑工作做得不錯,他們還要面臨更頭疼的問題。
沒了施瑯艦隊的伴隨,騎兵團的數千匹軍馬——近兩千匹戰馬,再加上一批拉大車的挽馬,便失去了專門的運輸船。
這就很尷尬了!
五條大型戰船都是人畜混裝,那味道,簡直沒法形容。
好在施瑯很仗義,他特意為張晨楓挑選了一百多名馬夫隨行,專門服侍這些寶貴的軍馬,要不然,天知道到達目的地后,他的戰士們還有沒有力氣投入戰斗。
最麻煩的,是排泄問題。
人員的排泄倒是還能將就,這種長時間出海航行的海船,自然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就在艉樓的一個角落處,就隔出了幾間簡易茅廁。
說是茅廁,其實就是一個很小的格子間,甲板上開了幾個洞,戰士們如廁時,排泄物直接向下排入水面,再安排專人定期沖洗一番,這事就算解決了。
然而,馬匹的排泄就難辦了。
牲口可不會自己上廁所,這可把那些兢兢業業的馬夫累壞了。
他們每人要照看二十匹牲口,本來就十分辛苦,現在,一頭喂料喂水,轉身就得給它們鏟屎,再一桶接著一桶倒入河中,簡直忙得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
這樣一來,雖然這幾條大型炮船都是雙層甲板,戰士們擠在較為通風的上層,而戰馬則統統被安置在了水線以下的底艙,但那種種怪味到處彌漫,躲都沒地方躲,令人難以忍受。
戰士們表現得很爺們,程沒有一個人叫苦。
可是,身體的承受能力還是出賣了他們,堅持到正午,終于有人吃不消了,好多戰士出現了惡心、嘔吐的中暑癥狀。
這下,輪到醫務兵忙碌了。
他們既要照顧病員,分發藿香正氣散給他們服用,還要督促大家多喝水、捏著鼻子吃西瓜……
看到這種亂成一團的場面,張晨楓有點后悔了。
或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