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們肯定不踏實。
是走是留,還是要盡快定下來!
“首長,”
沙成哲小心地問道,“是從遠處看看整體,還是走近去看?”
“先遠觀一番吧?”
“好,首長請隨我來……”
說著,他引著林嘯,往不遠處的一個煙墩走去。
這是一座就在大堤邊上的半廢棄的高臺,其實就是一個大土墩,目測有十來米高,上面也已郁郁蔥蔥、綠樹成蔭,不過顯然很有年頭了,一路隨處可見殘磚碎瓦。
“首長,這座土墩,叫做煙墩……”
沙成哲一邊沿著曲折小道往上爬,一邊殷勤介紹,“想必首長注意到了,這樣的土墩沿途有不少……”
“嗯,”
林嘯本來就在疑惑,就問,“這種土墩,是派什么用場的?”
“這個,說來話長了……”
見首長果然有興趣,沙成哲便說了起來,“當年,范大人修建這道海堤的時候,是頗費了一番心思的……”
“他不單命人在大堤的兩旁栽滿了柳樹,用來鞏固大堤,”
他指著一行行楊柳,說道,“還刻意留下了一些涵洞,以便海水順利流到大堤以內,鹽民們就有了足夠的海水煮鹽……”
“首長請看,”
到了最高處,沙成哲指著遠處的一座閘門,“那里,還設了閘口……”
“嗯,看到了,這是給水道留的吧?”
“是的,”
沙成哲點了點頭,“這樣,村里的漁民就可以順利出海……在洪澇期,還留下了泄水入海之路。”
“那這煙墩呢?”
“這是用來報警的,”
沙成哲笑了笑,指著一側的幾間破屋子說道,“起初,這煙墩上是有人值守的,如遇海盜匪患,便可點火報警……”
“明白了,”
林嘯點點頭道,“沿途不時就會見到一座,就像烽火臺……”
“對的,”
沙成哲頗感自豪地說道,“這樣的煙墩,一共有七十余座……”
“不僅如此,首長請看……”
他指著前面約莫二里外的一片廢鹽田,林嘯順著望過去,發現那片鹽田中,孤零零的也矗立著一個土墩。
“怎么建在了那里?”
林嘯不解道。
“這不是煙墩,叫潮墩。”
“潮墩?”
“是,這種潮墩有一百多座,都建在大堤外,也叫救命墩……漲潮的時候,來不及跑回來的趕海人,可以爬上潮墩暫避……”
他頓了頓,滿是惋惜的語氣,“可惜,這么多潮墩如今卻沒剩下幾座了,煙墩也都荒廢了……”
“為什么?”
“一個是海岸線離得更遠了,”
沙成哲尷尬地笑了笑,“二來,如今沒什么海盜了……”
“這樣啊……”
林嘯聽后恍然。
可不是么,別說現在倭寇不來了,即便還有零星的海盜,像施家橋這樣的村落,都窮成那樣了,他們大老遠趕來還能搶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