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少監,不對,現在應該稱為“許書記官”抵達長安的第三天,一騎黑色駿馬抵達了長安城。
那就是道建司新任少監,吏部尚書之子,長孫皇后之侄,長孫沖。算得上是整個長安勛二代職位第二高的衙內沒有先進皇宮拜望自己的姑父,也沒有先回家找自己的老爹,更沒有直接去吏部領職報道,而是直撲來亭坊長安學院。
大表哥也曾經算是長安學院的常客之一了,官道建設開始的時候,他和杜構跟著王玄策少不了往長安學院跑,門衛已經是熟悉得很。
沒有任何通報,大表哥長孫沖便被放進了學校,然后輕車熟路直襲三樓的校長辦公室。
“篤篤篤!”
敲門三下,里面傳來熟悉的聲音“進來。”
長孫沖推門而入,正俯首寫著東西的年輕山長唐河上抬起頭,頓時露出一絲驚喜“還以為是馬周他們找我,沒想到是你。這么快就回來了?快坐,快坐!”
一項懶散的唐山長站了起來,拿起水杯問到“喝什么,龍井、碧螺春還是武夷山老茶?”
“冬天了,適合喝點紅茶!”
長孫沖也不客氣,笑著道“就來老茶吧。某在外頭早有耳聞,說是大唐茶業整出了一種新茶,來至武夷山,還號稱幾十顆老茶樹一年也產不了多少茶業,有價無市。”
“茶樹倒是只有幾十棵!”
唐河上笑著答道“產量嘛,雖然不多,一年還是多少有些,你家老爺子就有,別人說有市無價,你長孫沖不至于沒喝過吧?再說了,你要喝,直接給玄策寫封信不就完了?”
“自家的東西,那有打秋風來的爽快?”
長孫沖咧嘴一笑,“趕緊泡茶,墨跡什么?”
得勒!
唐河上眉毛挑了挑,同齡人里,這樣和自己說話的還真沒幾個了,一時間也說不上是個啥感覺,反正趕緊泡茶吧,誰讓對方是長樂的大表哥,更是曾經威脅自己要對長樂好的大表哥呢?
一壺紅茶就著,二人打開了話匣子,更多的是長孫沖說,唐河上聽。
北方官道的巨細,被長孫沖娓娓道來,出現過什么難題,如何解決的;又修筑了多少大橋,準備再在黃河上修筑多少大橋。這些事兒,長孫沖如同匯報工作一般,說得十分細致,唐河上時不時接上一兩句,更多的是給長孫沖的構思拾遺補缺。
半壺茶,很快下肚,北方官道上的建設已經說得七七八八。
然后又將話題轉移到了南方官道上,長孫沖說了一下自己的構思,卻只能說個大概。沒辦法,北方和南方有著很大的不同,北方地勢平坦很多,南方,尤其是西南,有著一條水量更大,河道更寬的長河,還有著連綿起伏的山脈。尤其是蜀道有著難于上青天的說法,黔、貴兩地羈縻州更是如此。
喝了一口茶湯,長孫沖憂慮道“所以,南邊,一時間還真不好安排啊!你有什么辦法,支個招唄,別以為現在不擔任少匠了,就可以撂挑子。你自己弄出來的攤子,可不能撒手不管。”
“曉得了!”
自打聽長孫沖訴說西南開始,唐河上就曉得這大表哥是個啥意圖,說白了就是來尋求幫助來了唄。
其實,即便是長孫沖不來,唐河上也會準備,畢竟道建司雖然是朝廷的部門,可他們修好了路是要給道運司來營運,而且,道建司修路的費用都有很大一部分是唐河上這個大股東出的。
將自己的茶杯放下,唐河上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走到了自己的辦公桌上,然后拿起一本小冊子遞給了長孫沖“早就給你準備好了,自己拿去看看,不懂的再來問我。”
長孫沖拿著小冊子便直接看了起來,不懂再來問?
呵呵!
那不是本衙內的風格,發現問題,現場詢問,不就解決了么?
卻是不想,剛剛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