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盡頭,少年坐在橋頭面館的桌前一面喝著加冰塊的涼水,一面用神念密切注意著藥材店的動靜。
一行車隊從店門口經過。此時前方恰好匯車,短暫堵了片刻。
車隊中間的一輛車車窗半掩。旁人看不清楚里面的人,他卻是一眼便瞧見了里面端端正正坐著,閉目養神的老爺子。
若張蕊見了定然能夠認出,這不是別人正是從京市來的那個慈善家老爺子。
老爺子仿若條件反射一般,在被看見的瞬間睜開雙眼,轉頭朝蔣紹丞的方向看去。卻只見面館中極其普通的食客。
他蹙了蹙眉,眼神又在街上涌涌的人群中搜尋了一遍,見沒有任何可疑,這才又恢復了閉目養神的狀態。
陪坐在前面副駕駛的人看到老爺子的動靜,小心的開口問詢“大師,有什么不對嗎?”
“沒什么,繼續走吧”老爺子說。
待車隊遠去,蔣紹丞這才從衛生間踱步回來。看來這個地方并不簡單。
陳紹江結賬走出門,看看車隊離開的方向,又看看張蕊藥材店的位置,眼中出現一抹遲疑之色。
默默沉吟一會后,他直接奔著幾條小船停泊的地方去。他早包下了一條小船,供他在涼水鎮期間活動用。
船主這些天已經熟悉了這個不愛說話的俊美少年,直接把撐船的竹竿遞給他就去忙活旁的事情去了,也不怕他把船撐跑不見。
竹竿在岸邊清清一點,小船兒便離開河岸,飄飄蕩蕩往和中心去。
河岸不遠處藥材店中此時很是熱鬧,張桃英拉著一個長相平凡的男人,身后跟著一言不發的張念英來到了張蕊面前。
她和長相普通的男人對著張蕊千恩萬謝。
“張蕊兒,這次姨真要多謝你了,如果不是你,我恐怕這輩子都沒辦法和我兄弟相認了”
那其貌不揚的男人竟是張桃英的親兄弟!
原來張蕊送給蘇老師的石頭被帶回市里,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一位懂行的人看到,于是向上寫了報告。也是因為有了這份報告,才會派來這對勘探隊伍。張桃英的兄弟和黃凱有交情,被他生拉硬拽來了勘探隊。
勘探隊到后,向連軍帶領他們在張家村落腳。由于人員比較多,便化整為零,每家每戶分幾個人。而張桃英的兄弟就恰好被分去了張念英和張桃英家。
看到張桃英第一眼,她兄弟就認出了她。因為張桃英和她母親長得實在是太像,而他又知道自己有個姐姐小時走丟。他在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