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凡與董卓二人雙雙立于車帳兩旁,保持著一定的距離,雖說表面上和和氣氣,臉上也都是一改剛才兇狠模樣,但雙方的警惕心誰也沒有放下,手握刀柄就是最好的證明,誰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就要在戰場上相見,到時候依然是你死我活。
“不知將軍尊姓大名,今日一見讓在下三生有幸啊!”兩軍并行,董卓居然跟比自己官職小的子凡打起括呼,如今董卓身居要職,既是西涼太守,又是朝廷的前將軍,可以說是官居一品高高在上,反觀子凡雖然也是一方司馬,但是兩人身份一對比那就天壤之別了,再加上子凡才剛剛破格提拔。
太守又稱“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長官,作為綜合行使軍政權力的特別政區,長官稱守、郡守,在全國設立三十六郡,以郡守為長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再加上董卓又貴為前將軍那名頭可就大了去了,漢置大將軍、驃騎將軍,位次丞相;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后左右將軍,位次上卿這些將軍都是朝廷重臣,常加朝中官號,參與朝政……而在混亂時候,大將軍也就是一個稱謂了,比不上前將軍有著實際的兵權,能統領一方地區。
在漢代大將軍最高,統領所有漢軍,下來是驃騎將軍,漢朝第一個驃騎將軍是霍去病,是漢武帝專門為他設力的,然后是車騎將軍,車騎將軍用來對付國內叛軍于農民起義,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周勃之子周亞夫,再下來叫衛將軍,掌管所有禁衛軍保衛皇宮周圍安全,這是武將最高的四個官職,然后分別是前后左右將軍,再下來是征東西南北將軍。
而子凡的虎賁將士雖然名字上好聽,但也只是一個空殼子,虎賁者,言其如猛獸之奔,只能領一方軍馬,并不能統領上十萬大軍,作為名譽職銜,其虎賁將軍名為朝中大臣和地方長官的加官,雖然也領軍兵,但不是專職的軍事統帥。
董卓能主動跟子凡打起招呼,言語間還那么的客氣,可以說是給足了子凡面子,剛剛的黑騎排兵布陣井井有條,他看的可是清清楚楚,這么一支訓練有素的部隊,從里從外都散發的一股淡淡的殺氣,這可不是一般的部隊該有的模樣,只有歷經風雨,經歷過生與死的部隊才能有如此威懾能力,與他的西涼鐵騎可以說是不相上下,其紀律嚴明乃西涼鐵騎之不及……就憑這一點,也值得他深度交好。
“幽州、子凡”雖然兩人如今站在對力面,但也不妨子凡對他的敬佩之心,敢一人面對十八路諸候的人可以說是一代梟雄,應該是時勢造就的一代梟雄才,董卓年輕時有武勇、善騎射,好結交,與諸羌豪帥交好講義氣,其膽略、眼光皆非常人所及……董卓這個人極具領兵才能,統領的西涼將士都是精銳中的精銳,這些人馬都是他從涼州老家帶來的,常年在邊疆抵御羌人,由此可見,董卓練兵也很有一套。
當然了也只是心中敬重,子凡手中的霸王虎頭槍一刻也沒放下,在戰場上可不管那么多,只有——殺一個字貫穿到底……誰活著才是最終的贏家,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洛陽城外,洛水河邊董卓的大軍就駐扎在那里,于子凡的軍營遙遙相望,也不知是董卓故意而為之,兩軍南北相交,形成對立之式。
大帳之中,董卓坐在帥案之后,臉色忽明忽暗,好像在決定著什么,又不由得暗暗嘆氣,一旁,白衣白袍的李儒靜靜的站在那里,瞇著眼睛,還不時的屢屢自己的長須,李儒身為董卓頂尖的謀士,為其做了不少的事,一直在董卓身旁出謀劃策,深受董卓信賴,又有董卓女婿這一層身份,正所謂忠誠不實二主,在亂世之中尤其明顯。
雖然倆人并沒有開口說話,但都明白對方想說些什么,在想些什么,這就是默契。“如今本帥剛來到這洛陽,人生地不熟的,立威尤其重要,不知“文優”以為如何才能震懾住這些朝中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