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山巒連綿起伏,隱隱約約、煙霧繚繞,在起伏的山脈之中,顯現出一個個旗幟招展的營寨,山四面環水、孤峰兀立、云霧繚繞,山上樹木繁茂,翠竹成陰,山壁陡峭,江流澎湃,在這些天里,數匹快馬連續狂奔進出與山寨。
快馬進入山寨,只見一身穿芢直襟式短衣,下身為合襠褲,腳穿的是皮革制的靴子的粗曠漢子走下馬來,此人快步走進寨門,剩余的人與守衛寨門的人相互交流。
……你知道嗎,大漢亂了,聽說死很多人,那尸體堆的老高,說完比劃比劃了一下營地上的旗桿。
“死了這么多人,大漢皇帝怎么不管管……”
“聽說那老皇帝去世了,如今的小皇帝小著呢!現在管理大漢的都是那些大臣,哪里輪到那小皇帝插手……可憐可憐呀!”
雖說他們討論的是大漢朝廷都不堪,但言語間大多數用的都是匈奴話。
匈奴是中國古代北方最早建立游牧國家的一個民族,號稱“百蠻之國“。其誕生地在今內蒙古河套及大青山一帶。關于匈奴的族源,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于北蠻,隨畜牧而轉移“,“逐水草遷徙“,狄人亦自稱“胡“或“匈奴“。
在那營寨高臺之上,一個身披狼皮頭帶金色皇冠,帶著奢華配件男人高高坐在匈奴旗幟之下,他正是南匈奴單于於扶羅。
在大漢混亂之時,南匈奴發生內訌,國人殺死單于羌渠,子左賢王於夫羅即位。而參與者恐被報復不認可新單于,另立一位單于,於夫羅只得前往漢朝申訴求助。
不過,如今董卓當道,時局混亂。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大漢朝廷上一下自己都忙得不亦樂乎,又怎么會去搭理匈奴國的事情。
……大漢亂了,看來我們也只能靠自己了,單于於扶羅狠狠一拳砸在王座之上。咬牙切齒的大罵到。
“不過,如今大漢亂了,也是給我們一個時機,這些漢朝大臣也只會顧著自己的利益。反倒讓我們輕松了許多,如今大漢內亂,也是讓我們劫掠一番的好時候了”憤怒過后。匈奴單于摸了摸自己的胡須渣滓,面露狠意說到。
匈奴人彪悍勇武,在秦朝末年到漢朝初年這段時間里,匈奴勢力還是比較強大的,西漢前期匈奴逐漸強大起來,屢次進犯漢朝北部邊境,對西漢政權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脅,并控制著西域地區。后來才被漢武帝打敗,退居漠北分裂成了五個部分。
中國歷史上不乏名將,西漢霍去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一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也讓他名垂史冊,在后來的歷史歲月中,他大破匈奴大軍,兩度重擊匈奴,追擊匈奴數千里,橫掃漠北,斬敵十萬,威名震于天下,讓匈奴人聞風喪膽。
不過,在如今混亂的時候,又有什么人會在意他自己這匹喪家之犬,如今,他要做的就是搶奪,趁此機會好好發一筆大財。好重新回到匈奴國招兵買馬。
匈奴單于大手一揮,手下匈奴士兵便快速替上一面狼頭旗幟。
匈奴人以狼為圖騰,旗幟上繪制金狼頭。可汗征發兵馬時,刻木為信,并附上一枚金箭,用蠟封印,以為信符。各部接到信符,立即應征作戰,戰馬的裝備、給養皆由牧民自備。
“從今日起,搶奪大漢周邊各個村莊,挖地三尺也要搜刮出所有經營財寶。”
瞬時間,匈奴鐵騎踏遍了大小村落,殺燒搶掠,無惡不作,每一個村落都遭到了滅頂之災,尸橫遍野,血流成河。…………………………………………………………………………………………
幽州軍營中
一名斥候快馬騎來報告“將軍匈奴來犯,所到之處燒殺搶劣片甲不留。”這名斥候也是一名身經百戰的老兵,在搜索敵情這方面有著特別獨到的見解,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