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晟一貫的冷冷淡淡。
袁寶兒笑著把帶來的東西放下來,朝著其中一個好奇張望過來的孩子招手,“快過來,這些都是給你們的。”
孩子看著袋子里滿的滾出來的吃食立刻心動了。
才要走過來,就被年紀大些的孩子拽住。
那個大些的孩子警惕的看過來,“你們是什么人?”
“我們是外鄉人,”袁寶兒的口音一聽就是外鄉人,她索性直言不諱,“我的孩子馬上要過生辰,我身在千里之外,便想著幫助他人,也算是為她積攢福氣。”
袁寶兒說這話時,忍不住感慨,想起當年生女兒時艱難以及后來的思念,忍不住感慨萬千。
孩子神情微動,眼里閃過一抹情緒。
顧晟立刻盯著他,神情又冷了幾分。
孩子察覺自己情緒被感知,忙收斂回去。
不同于顧晟的警惕,袁寶兒對孩子有著天生的憐愛,她又朝著孩子們招手。
這一次有兩個孩子過來,最小的那個見狀,忙也跟著跑了過來。
袁寶兒笑瞇瞇的拿了一套放在她身前比量,有些不大滿意,“好像大了點。”
她說著就要放下,那孩子卻一把抓住。
軟軟的小手帶著微微的汗,十分緊張的看著袁寶兒,“可以的。”
她奶聲奶氣的說著,小手緊緊的抓著裙子不肯放開。
袁寶兒見狀笑了,“別急,都是你的,我只是想起還有一套,大小應該合適。”
她松開手,去找出另外一套粉色的小裙子。
這一次大小剛剛合適。
袁寶兒很滿意的放到她手里,孩子也很喜歡,小手緊緊的攥著不放。
其他孩子也都分別挑了適合自己大小的出來,袋子里還有幾套被單獨擺放到一邊。
袁寶兒留意到,那些衣服都擺的整整齊齊,顯然是在確定不合適尺寸之后,又給疊了回去。
這一點點的小細節,讓袁寶兒對這些孩子的好感大增。
“都去試試,看看有沒有不合適的。”
她笑瞇瞇的說道。
孩子們的臉上露出歡喜的笑容,但他們并沒有走,而是看向戲子。
眼見戲子點頭,他們才真的帶著衣服進去屋里。
屋門關起來,里面傳出孩子們的笑聲和討論聲。
戲子見顧晟和袁寶兒雖然面色各異,但都很有耐心的等著,便走了過來。
“孩子們難得穿新衣裳,有些歡喜過頭。”
這是在解釋為什么他們這么久都還沒出來。
袁寶兒理解的笑了笑,“我小的時候,得了新衣裳也是歡喜很久。”
戲子嘴角挑高,看向顧晟,見顧晟眼角都不掃過來,只眼神柔和的看著袁寶兒。
顯然,過來這里并不是他的主意,但他愿意為了完成女伴的心愿陪同。
戲子立刻知道應該怎么做,他適度的跟兩人拉開距離,只跟袁寶兒講這些孩子。
多大了,都喜歡什么,都擅長什么。
比如,那個十分警惕的孩子,他反應很快,身手敏捷,家里爬高的事情都由他來完成。
最小的那個孩子十分聰穎,哪怕沒有錢去學堂,只在外面偷著學,回來也會背。
再比如院子里年紀最大的女孩子,她的手很巧,能用草編成漂亮的席子。
戲子展示得十分起勁,孩子們出來聽到只言片語,就猜到他在說什么。
眼見袁寶兒含笑望過來,幾個孩子都不好意思起來。
袁寶兒笑著招來幾個孩子,溫柔的看著他們。
不得不說,這幾個孩子長得都很不錯,只是之前被破敗的衣裳和臟兮兮的外表,遮掩了他們的樣貌。
這會兒穿新衣裳,他們就把頭臉拾掇干凈,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