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回話的。家中地里還有活,我先走了。”說罷,陳新笑了笑,站起來就走了。
“喂喂,你這娃娃怎么不聽話呀,你給我站住,站住,打不死你!”看到侄兒的背影,陳長青有點氣急敗壞。
侄兒陳新今年二十九歲,高中畢業之后就在城里一家工廠上班,干的是鉗工,手藝還可以。收入也高,據說月薪達四千。這在紅石村已是相當的不錯了,羨慕者有之,嫉妒者有之,但是鉗工這活兒從來需要經過很多年的訓練還得有一定天分。
在上班期間,陳新和縣城的一個女子認識了。
陳新是個英俊的棒小伙,那女子一看就喜歡。兩人好了兩年結婚,把家安在女子的娘家,后來又生了一個兒子洋洋。他能夠通過自己的奮斗跳出龍門,娶了城里女人,簡直就是紅石村青年勵志典范。
可惜,月有陰晴圓缺。那女子剛開始和陳新好看中的是他的英俊瀟灑,等到結婚后,柴米油鹽還有經濟壓力一來,兩口子的感情漸漸就淡了,走上了分道揚鑣這條路。
最后,兩人協議離婚。
陳新和前妻結婚的時候本一無所有,走的時候自然要凈身出戶,就連孩子也改了母姓。
不但如此,每個月還得出兩千塊撫養費,真是慘到了極點。
侄兒是死是活陳長青才不關心呢,他之所以一心讓給陳新介紹對象,是想賺一筆媒錢。
事情是這樣,本地,尤其是山區,男女比例失調,加上又沒有女孩子肯嫁到山里來,光棍漢極多,彩禮也高。
通常情況下,你家若是想娶一個不聾不啞不傻的媳婦,至少得二十萬塊錢,高的更是達到驚人的六十萬之巨。至于相貌,那不重要。
而在男女兩家居中調停討價還價這個角色通常就由媒人來扮演,當然,媒人的謝媒錢也多,一千二起步,月月紅。
高的聽說給過八千八百八。
陳長青雖然成天在家里睡大覺,但每個月初一兩天會去趕個場,買點鹽巴、香皂、洗衣粉之類的日常用品。
就在幾天前,他在集市上碰到鄰縣的一個熟人。
這人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地區修水利的時候和陳長青一道被派了工,正好在一個工棚里住,很談得來。
兩人一晃幾十年沒見面,現在看到人,分外親熱。
對方邀請他吃了一頓豆花飯,喝了二兩酒,說了許多親熱的話兒。
席間,兩人都在感慨老了老了,還好大家這次終于聯系上了,以后得多走動。
老人在一起擺龍門陣必然會說到兒女身上去,陳長青老光棍一個,自然沒什么可談的。但那人卻不同,人家的人生挺圓滿的。有一子一女。
不過,兩個孩子年紀都大了,還沒有結婚。大兒三十歲,女子二十七,在農村屬于高齡青年。
陳長青感到奇怪,就問兩孩子是不是有什么問題,怎么都沒結婚。
那人長嘆一聲,說家里條件不是太好,現在農村的彩禮又多。兒子本耍了一個朋友,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但女方提出條件,必須在縣城買一套房,不接受按揭。
朋友所在的縣叫虎水縣,縣城的房子一套至少三十來萬。
他們一家人湊了兩年,只湊了十萬,離三十萬還有不小的差距。
至于女兒,也沒有任何毛病,挺水靈的一個姑娘。之所以拖到現在,家里考慮的是從她身上收二十萬彩禮把她哥哥那個缺口給填上。
如此,兄妹倆就這樣耽擱下來,一耽擱就耽擱到現在。
那人又問陳長青手頭有沒有合適的,家底子殷實的男娃幫女兒介紹一個,至于謝媒錢,絕對頂格算給老哥你。
陳長青喜歡吹牛,又喝得有點迷糊了,一拍腦袋,道“你別說,我還真有一個人,那就是我親侄兒陳新,他剛離婚,正要請我幫介紹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