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法去世善后的事兒挺多,宋輕云急著要趕回村去,無奈陸主任揪著他寫材料根本脫不了身。
我們的小宋同志也煩了,稿子也懶得再寫,索性把一稿遞了上去。如果老陸再打回來,他可就要冒火了。
沒想到,老陸接過稿子看了看,竟難得地點了頭,感慨道:“小宋你一個理科生想不到筆頭子如此了得,這稿子寫得不錯。哎,寫材料嘛,就得磨,反復磨就能磨好,改了四稿,你看這不就改出來了嗎?”
頂點fo宋輕云一陣無語,兜兜轉轉又回到原點,早知道這樣我還折騰個什么勁兒?
“還是領導指導的好。”
“以后寫材料的事情就交給你。”
“領導你再這么我可翻臉了。”
陳國法的事情說起來就三件,一是找民政福利院要錢,二是火化,三是買公墓安葬。
其中要錢的事情最是要緊,沒錢什么都干不了。
民政福利院那邊能夠以六萬塊錢處理陳國法去世這一突發事件自然愿意,這年頭六萬塊錢能夠派得上什么用場,更何況是一條人命。
福利院里的都是七老八十的老人,每年都會有幾人自然死亡,接下來就是一通扯皮。遇到死者親屬難纏一點,沒個一二十萬解決不下來。事情如果一鬧大,連帶著福利院的人也要吃掛落。
所以,這六萬塊錢很快就轉了下來,墓地也選好了。
宋輕云回到紅石村,幾個村干部就已經等在那里,其中還包括大腹便便的樂意。
陳國法無兒無女,墓地自然是最便宜的那種。
樂意說,這事已經跟李雙喜說過了,明天就下葬。不然,尸體在殯儀館多放一天就得多一天的錢,這錢民政又不報銷,集體帳目上可拿不出來。反正一句話,盡快燒掉埋掉,不要搞多的旁支末節。
宋輕云道,這送老人最后一程的事,基本的儀式還是要舉行的,務必要莊重肅穆。
陳建國:“怎么搞,難不成還要弄個追悼會。他陳國法就是一個普通的農村老漢,也沒有什么什么人生成就啊!宋書記,再說了咱們村兒也不興這個。”
宋輕云:“要不按照村里的風俗辦,你們看怎么弄?”
劉永華說:“按照咱們這里的風俗,得請道士搞個法事。比如三棺、過橋什么的,就讓李雙喜來弄。”
宋輕云:“讓李雙喜去弄,別搞封建迷信……簡單點,隨便說幾句話,燒點紙。”
大家都點頭同意。
陳建國又道:“按照咱們這里的風俗,這埋死人,得找幾條后生幫著抬棺覆土什么的。村里的年輕人怕是不愿意干,要不找幾個老人去幫襯,也好得點感謝。”
所謂感謝,就是吃幾頓飯,給個紅包,里面封上一百二十塊錢。
陳建國的意思是干脆找幾個貧困戶老人去幫忙,也好讓他們有一筆收入。
宋輕云深以為然,道,事不宜遲,明天就把陳國法的喪事給辦了。這事我和永華負責,明天開了車拉著相關人等去殯儀館,人選永華你來定。
劉永華說好,就拿出手機分別通知要去幫忙的老人。
而宋輕云則和陳建國和樂意弄村務公開欄,出訃告,大概把陳國法的治喪事宜說了一遍,例出各項開支。
在之前,他已經拍好了照片,在相館打印出來,也貼了上去。
半天,剛弄好,正準備張貼,陳大就走了進來,呀呀地叫。
宋輕云也聽不懂,問:“他在說什么?”
陳建國:“宋書記,陳大說他也想去幫著埋陳國法好賺點紅包。”
原來,陳大聽說村集體要找人幫忙埋陳國法,去的都人都紅包,他最近手頭有點緊,就想過來討這個差事改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