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山立派,時常返回內陸收取門人子弟,建立了東海蓬萊派,被尊為開派祖師,說起來我蓬萊派與青城派系出同源,一直親如一家。”
他又喝了一大口酒才繼續說道
“楊祖師墓前還有一塊石碑,在上面留有蓬萊派的道統,一直無人能夠參悟,師祖一時好奇心起,研究了三個月,終于勘破其中關隘。
“那些蓬萊弟子是守墓人的后裔,其實并沒有得到真傳,頓時心悅誠服,將師祖尊為掌門,才有了如今的東海蓬萊派。”
“仙山?仙山!”王都都見還沒講到她最關心的有點著急。
呂煜一笑,圓臉女孩又躲到師父后面。
“師祖參悟出石碑上的文字,發現其實只是上篇,講的是修仙的道理,用詞古奧讓人難以索解,這也是歷代蓬萊弟子無法參透的原因。
“他根據文中暗藏的線索,出航多日在東方深海發現一處水下陵墓,于入口附近找到楊祖師埋的玉匣,得到道法的全篇,上面還有一段上古秘聞。
“這道書中稱這座水下陵墓就是傳說中的蓬萊仙山,因大地變動沉入海底。
“師祖自從得到楊太真祖師遺刻和玉盒道書,功力更上一層樓,將西山、青城、蓬萊道法融合,自此才被尊為天下道法第一。如今我蓬萊有道士三百余人,可以說是鼎盛一時。”
在中古時代,一般道人能有幾十個追隨者就很了不起。
三百道眾確實驚人,這意味著需要有四五千人供養他們。(古代糧食產量低,一般十到十五人能養一個脫產者,這只能解決溫飽,而道士生活水平越高需要的部曲越多。)
而且獲得道士的身份也是個難題,蓬萊有這么多道士,也就是說福建一帶甚至浙江南部都在其勢力范圍,他們一定是將自己的弟子掛名到那里的道觀。
按照偏遠地區一個道觀七名在籍道士來算,就至少需要四十多所,如果一部分道觀只掛名兩三人,估計會牽涉到上百所,這需要極其龐大的人脈和關系網。
云玄素一聽就知道其中關竅,道士其實就是李唐王室控制天下萬民思想的工具,也算是一種官吏,與官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蓬萊派能發展到如此龐大,背后沒人支持是無法想象的。
于是她問道“不知貴派與朝中哪位貴人有干系?”
呂煜道“師祖是扶教前教主,當年收郭仲文師伯的時候,就與太皇太后訂約,將福建一帶劃給我派。大中皇帝繼位后,也派御使來澎湖更立新約,只說一切如舊。福建地處偏僻,很難和朝中權貴搭上線,如今只有飛龍使楊欽義與我派友善。他的妻子林氏出自閩南八姓之一,林家有不少子弟入我蓬萊門下,師祖通過這層關系送厚禮給他,于是便答應在朝中照拂一二。”
王都都問道“呂師叔,蓬萊派就不怕這些宦官收了錢財不辦事?”
“宦官雖然愛財,但還是比較講信用的,這方面比文臣要強不少……”
呂煜說到這里,突然想起自己的舅舅李遠也是文臣,便哈哈笑道“我是說那些厚顏無恥之人,象舅父那樣不同俗流的高士自然不在其中,否則也不會升官這么慢了。”
李遠不知什么時候醒了,說道“如今廟堂之上多是欺世盜名之徒,口蜜腹劍嫉賢妒能,象杜樊川(杜牧)那樣的‘當代良、平’(張良、陳平)都不得進用,何況于我乎?”
杜牧擅長兵法,在士大夫中有“小子房”之稱,數次獻策,卻一直沒機會掌兵出征。
《三國演義》之前,諸葛亮還不是智慧的代名詞,說到智者必然先提張良、陳平。
李遠說完這句,翻了個身又睡著了。
郭弘等人哈哈大笑。
這位刺史還真是有趣。
聽到有人說自己就會醒?
眾人聊到日影西斜,又用了晚飯,到掌燈時分才興盡